创新之路漫长,需要企业、科研机构持续投入,政府部门营造创新环境。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必将硕果累累。
近期,记者在上海采访,一则创新故事令人印象深刻:2022年9月,我国首台国产质子治疗系统获批上市,已为160余位患者实施治疗,大大减轻了患者负担。据悉,该设备从立项到研发攻坚历时10余年,取得了55项发明专利和18项实用新型专利。研发机构负责人感慨:“坚持攻关原创、颠覆性科技成果,这条路我们走对了,还会继续坚定地走下去!”
类似“十年磨一剑”的例子不胜枚举: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团队自上世纪70年代起研究固态电池,如今研发出的磷酸铁锂固态储能电池业内领先;我国首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项目始于2009年,近300家上下游单位历时4000多个日夜才啃下“硬骨头”……这些例子说明,科技创新非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的技术攻关。
无论是实现原创、颠覆性科技突破,还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都需要耐心和恒心。4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时强调“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从广义上来说,“耐心资本”是指人们面对复杂环境、诸多不确定性时,仍愿意经历从“播种”到“长成参天大树”的漫长周期的耐心和勇气。在创新之路的竞跑中,既需要企业、科研机构持续投入,也需要政府部门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要聚焦重点,更好保护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维护其拼搏、进取、坚韧的精神,是推动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关键。如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实行“选人不选题”机制,研究所不干涉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方式,也不要求何时出成果、发多少论文。没有“命题作文”,科研人员得以大胆探索、潜心钻研。下一步,要健全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通过稳定科研经费支持、设立科研成果奖励机制、优化科研环境等举措,使更多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投身创新。
要聚焦重点,助力科创型企业茁壮成长。在湖北武汉,光谷实验室通过人才、资金、市场推广等多方面的支持,使一批难以“走出实验室”的原创成果跨越了科创“死亡之谷”。从融资贷款到成果转化,科创型企业在发展初期往往面临诸多挑战。要瞄准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通过“扶上马、送一程”,破解科创型企业的“成长之惑”,让更多“好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保持毅力,逐步积累创新力量。历经多年发展,福建宁德市已拥有全球最大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锂电新能源产业年产值接近 3000 亿元,产业规模位居全球前列。这样的成功源于十余年的坚持耕耘。早在 2011 年,宁德就具有前瞻性地布局动力电池产业链,政府和龙头企业携手“查缺补漏”,吸引配套产业入驻,提供优先供地、设备补贴和专项资金等要素保障。
期待更多地方进行长远谋划和科学布局,持续深耕,推动适合当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科研条件的新产业、新模式和新动能逐步形成并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