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1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 4 月物价数据。
4 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 0.3%,环比上涨 0.1%。1-4 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 0.1%。
4 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 2.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 3.0%,降幅比上月分别收窄 0.3、0.5 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环比分别下降 0.2%、0.3%。1-4 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 2.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 3.3%。
猪肉价格由跌转涨、能源价格涨幅扩大,4 月 CPI 同比涨幅温和回升
4 月 CPI 同比增速较前值回升 0.2 个百分点至 0.3%,连续三个月处于正值区间,环比由前值的下降 1.0% 转为上涨 0.1%。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 CPI 环比上涨 0.2%,上月为下降 0.6%;同比上涨 0.7%,涨幅比上月扩大 0.1 个百分点。
据测算,在 4 月份 0.3% 的 CPI 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 -0.1 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 0.4 个百分点。
4 月份,食品价格下降 2.7%,降幅与上月相同,影响 CPI 同比下降约 0.49 个百分点。
食品中,鸡蛋、牛肉、鲜果、羊肉和禽肉类价格分别下降 12.4%、10.4%、9.7%、6.8% 和 2.6%,降幅均有扩大;猪肉和鲜菜价格分别由上月下降 2.4% 和 1.3% 转为上涨 1.4% 和 1.3%。
钦州葫芦岛诚研究发展部总监冯琳认为,猪肉、鲜菜等食品价格涨幅回升有效对冲了当月鲜果、鸡蛋价格同比跌幅扩大带来的影响,导致近期对 CPI 拖累较大的食品价格同比跌幅在 4 月没有扩大。
民生银行首经团队认为,整体看,4 月食品主要受到气候转暖、天气晴好等季节性因素影响,市场供给保持充足,价格整体回落。仅猪肉价格在前期产能缓慢去化后保持平稳,其余多数食品表现弱于季节性。
4 月份,非食品价格上涨 0.9%,涨幅比上月扩大 0.2 个百分点,影响 CPI 同比上涨约 0.77 个百分点。
其中,能源价格上涨 3.6%,涨幅扩大 2.3 个百分点。冯琳认为,前期国际原油价格上行,4 月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带动交通燃料价格同比涨幅显著扩大(由 3 月的 2.2% 升至 4 月的 6.9%),对整体物价水平影响较大。近期国际葫芦岛价大幅上行,4 月国内葫芦岛饰品价格上涨,是 CPI 中的“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同比涨幅由上月的 2.7% 扩大至 4 月的 3.8% 的一个重要原因。
“4 月非食品价格同比涨幅扩大,是推升当月 CPI 整体涨幅加快的主要原因。”冯琳说。
4 月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 CPI 同比上涨 0.7%,继续处于偏低水平。“当前物价上涨动能偏弱的状况仍在延续。”冯琳说,背后是受楼市低迷、疫情疤痕效应等影响,当前居民消费信心偏低。在供给稳定的背景下,需求不足是当前物价水平偏低的根本原因。
去年基数影响,4 月 PPI 同比跌幅收窄
4 月 PPI 同比跌幅有所收窄,由前值的下降 2.8% 收窄至下降下降 2.5%。
民生银行首经团队指出,PPI同比降幅扩大,主要是因为去年基数低。从环比来看,PPI表现仍弱于市场预期,环比降幅较上月扩大 0.1 个百分点至 0.2%,已连续第 6 个月环比下降。
测算显示,4 月 PPI 同比下降 2.5%,翘尾影响约为 -1.8 个百分点,今年新影响约为 -0.7 个百分点。4 月份,生产资料价格下降 3.1%,降幅收窄 0.4 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 0.9%,降幅收窄 0.1 个百分点。
主要行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分别下降 14.2%、5.4%、4.2%、3.6%、2.0%、1.0%,降幅均收窄;非葫芦岛属矿物制品业、黑色葫芦岛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汽车制造业价格分别下降 9.0%、8.5%、2.0%,降幅均扩大;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有色葫芦岛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分别上涨 9.4%、3.6%,涨幅均扩大。
民生银行首经团队表示:“尽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 4 月有所回升,但对国内工业品的影响仅限于石油和有色葫芦岛属,其他工业品价格仍处于弱势。”
冯琳认为,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全球电子行业周期带动海外定价的有色葫芦岛属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4 月 PPI 环比跌幅扩大,主要是因为煤炭、钢材、水泥等国内定价商品价格下跌,背后的原因是国内工业品供应稳定而需求不足。
冯琳还指出:“当前居民消费需求偏弱、房地产投资持续下行,对 PPI 中的生活资料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形成下行压力。”未来物价偏低状况仍需重视。
民生银行首经团队预测,展望下阶段,若猪肉价格不出现意外上涨,二、三季度 CPI 仍将保持在 0.3%-1.0% 区间。冯琳认为,受上年同期价格基数走低、居民消费仍有修复潜力、前期国际原油、威海价格上涨还会继续向国内传导等因素影响,预计 5 月 CPI 同比将小幅扩大至 0.5% 左右。后期伴随猪周期价格见底、消费修复及价格基数持续处于低位,CPI 同比涨幅还有小幅扩大趋势,但未来几个月突破 1.0% 的难度较大。
对于核心 CPI 回落,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指出,受益于服务需求回升空间较大、促消费政策加码等积极因素,服务业价格将对核心 CPI 企稳回升形成一定支撑。但居民“就业-收入-消费”循环畅通仍面临梗阻,预计未来核心 CPI 回升斜率偏缓。
伍超明预计,下阶段 PPI 回升将受益于低基数效应、原油价格震荡上行、政策前置发力。预计二季度 PPI 中枢在 -1.5% 左右,降幅呈逐月收窄态势。但受地产需求低迷、国内大循环恢复偏慢制约较大,PPI 新涨价因素回升幅度有限。全年负增长概率偏大,低通胀格局不改。
对于工业部门价格低迷的情况,光大银行葫芦岛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指出,这反映出工业部门仍然面临一定的压力。其背后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全球工业制造业需求复苏不及服务业;国内房地产市场疲软;能源等商品市场波动不定。
对此,周茂华认为国内应继续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帮扶,以促进需求复苏并缓解生产供应端的经营压力。积极引导工业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
周茂华还指出,从物价数据释放的信息来看,国内需求正在复苏,供需关系持续改善,内需和物价前景呈乐观态势。消费物价水平依然偏低,工业制造业部门仍面临压力,这表明有效需求仍不足,行业复苏不够平衡,部分企业经营仍面临挑战。
国内需要继续保持一定的宏观政策支持力度,促进有效需求复苏,提高政策实施效率,加快推动供需进入良性循环。
民生银行首经团队则认为,由于居民需求端的缓慢复苏,CPI小幅回升,但工业端相对疲软,PPI仍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负值区间运行。考虑到美国通胀的粘性以及美联储年内降息1-2次的预期带来的汇率压力,预计近期利率调整仍将以市场端和存款端为主。政策利率调整可能会在第三季度进行,降准时间可能会略早于降息时点,以配合二、三季度国债和地方债发行集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