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装饰木材

中美青年携手,架起未来之桥”

中美青年交流架起“未来之桥” 2024年“未来之桥”中美青年交流计划的旗舰活动于6月9日至11日在上海举行,2…

中美青年交流架起“未来之桥

2024年“未来之桥”中美青年交流计划的旗舰活动于6月9日至11日在上海举行,27位美国青年齐聚上海,开启了他们的“探访之旅”。

初次体验

首次造访中国的理查德·比肖普在游览黄浦江时,实时与远在大洋彼岸的父母分享着沿途美景。他手持相机,随时捕捉着这座城市的独特风貌,眼中透着好奇。

另一位初次来华的米娅·克普费尔也用手机记录着所见所闻。在朱家角古镇,她被乌篷船的古朴所吸引,兴奋地拍照留念。

就读于昆山杜克大学的刘博佳同样是第一次游览上海中心大厦。融合了艺术、科技和生态元素的大厦令她赞叹不已,并表示会邀请朋友一同参观。

科技创新

在复旦大学的交流会上,Vybes联合创始人李森牧提出了他对中美科学研究差异以及如何激发学生兴趣的疑问。他重返复旦校园,惊叹于基础设施的巨变和浓郁的科创氛围。

作为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实践教授,理查德·比肖普此行旨在了解中国的科创环境。青浦西岑科创中心的建设理念让他颇感兴趣,尤其是将现代化科技元素与生态环境相结合。他表示,他们也想打造类似的科创中心,为年轻人提供更多支持和鼓励。

理查德·比肖普还被酒店中的机器人服务所吸引。他赞叹中国的科创环境包容创新,像无人机公司那样由大学生创立并壮大成业界领军者的案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深入了解

在餐桌上,李森牧会用相机记录下每一道从未见过的菜肴。他向同行的美国青年推荐了上海餐桌上的“马兰头”,并解释了“过桥米线”的含义。他被其他美国青年称为“中国通”。

当被问及为何如此了解中国仍参与交流时,他用中文回答道:“虽然对中国了解很多,但也需要常回来看看。”

寻觅任何继续学习中文的机会,是我的爱好。”海瑟·康迪怀揣对中文的热情,现为杨百翰大学四年级学生,主修中文学士学位,辅修亚洲研究。她在学习期间,充分利用各种机会练习中文。

曾于山东威海担任英语教师一学期的海瑟·康迪,仍对中国充满着无限求知欲。如今,她也成为中文的“传道人”,在美国一家培训中心教授普通话。“毕业后,我希望继续从事教育事业,帮助他人学习这门奇妙的语言。”

无论是在刚踏入中国还是成为“中国通”,沟通的桥梁让彼此的联系愈发紧密。

正如理查德·比肖普在黄浦江游轮上总结上海之行时所说:“上海是我所参观的第一站,也将成为我一生难忘的回忆。这里的人们都十分友好热情。我了解到了中国的文化、城市建设以及国家为促进年轻人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这些对我非常有帮助,我将把它们带回美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品牌家电维修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3x1.com/brand/zsmc/562226.html

作者: baixiuhui1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079759494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96457109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