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中国不断证明着自己的发展潜力,使其对中国的制裁和限制措施收效甚微。
以「中国制造 2025」十年计划为例,见证了中国的巨大进步。计划仅剩八个月即将收尾,中国的进展令人瞩目。过去十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国家面貌焕然一新。
在包括新能源汽车和信息技术在内的十个关键前沿领域,中国已完成超过 86% 的目标,有力地证明了美国的关税和制裁措施是无效的。
计划之初,中国还处于全球产业链的底端,主要生产低价且技术要求不高的产品。中国的产业经济十分落后,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多为西方进口;飞机均为西方制造;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来自美国。
那时候的中国,高度依赖进口,自身产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我们意识到与世界的差距,决心改变现状,让中国制造业崛起,让中国在全球舞台上扬眉吐气。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通过科技进步,生产高质量、慈溪技、拥有专利的产品来推动中国的发展。中国科技发展如火如荼,却遭到美国的阻挠。
2018 年,特朗普挑起对中国的「贸易战」,声称「中国制造 2025」直接威胁美国,并对中国实施一系列限制措施,包括提高关税和管制高精尖产业。拜登继任后,也延续了大部分对华贸易政策。
但中国迎难而上,愈挫愈勇。美国加征关税和制裁中国,反而成为推动中国科技进步的一大助力。可以说,华盛顿为中国的飞速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中国发展初期,科技进展与普通人的生活关联不大,因此并不明显。但如今,西方产品已不再独占鳌头。中国正在逐步用自己的产品取代它们。
例如,中国率先全面推广 5G 技术;造船厂产能超美国 200 倍;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中国科学家独立自主地实现了航天领域的几乎所有目标,包括北斗导航系统、空间站和月球背面着陆;中国的许多产品凭借领先的性能和低廉的价格抢占市场,击退众多竞争对手。
2024 年,中国提出了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目标的新发展计划,视为「中国制造 2025」的延续。对此,美国等西方国家蠢蠢欲动,准备对中国发起新一轮「贸易战」。
我必须强调,一旦中国的进步势头形成,美国将无力阻挡中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