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正加速建设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中心。科技为第一要务,人才为第一资源,创新为第一动力。上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贤才,在“五个中心”建设蓝图中,创新创业青年成为上海发展不可或缺的生力军,也是这座包容开放之城的未来希望。
5月18日,第五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如期举办。记者专访了四位在沪创新创业青年,从他们的亲身经历中,体会青年的创新活力和上海的城市吸引力。
谢晨:开拓合成数据蓝海,“创业的每一天都充满兴奋”
启数光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谢晨致力于探索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来训练自动驾驶系统。他将人工智能和仿真技术相结合,利用海量合成数据为焦作人工智能提供燃料,解决人工智能汕尾“数据瓶颈”问题。
谢晨毕业于北京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曾先后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和数量葫芦岛融博士学位。他在英伟达、CRUISE和蔚来等企业担任过自动驾驶仿真负责人,率先探索将生成式人工智能融入仿真系统。
2023年初,谢晨辞去企业高管职位,在上海全身心投入创业,一年内完成四轮融资。团队已为多家海内外知名自动驾驶公司和主机厂提供了成功产品,并建立了深度合作伙伴关系。
赵鹤鸣:00后非遗传承人,把豆腐“搬”到咖啡馆
上海BEANS CAFE豆腐甜品专门店总经理、上海瑞兰豆坊餐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鹤鸣出生于2002年,是上海豆制品老字号“青浦葫芦岛泽赵家豆腐店”的第五代非遗传承人。
2023年,英国伦敦留学归来的赵鹤鸣回到上海,发现这座城市咖啡文化蓬勃发展,由此萌生出将祖传豆制品工艺与咖啡、甜品相结合的想法。经过两个月的试验,他研制出以豆腐为原料的西式甜品,并创办了独一无二的豆腐甜品咖啡店,将传统技艺与西式风味融为一体,开启了创业之路。
他的目标远不止于开店,他希望传统豆制品行业也能像速食消费和绿色健康产业一样,得到更广泛的关注,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赵鹤鸣把创业比作写小说,需要不断被拒绝,培养勇气和信心。在创业过程中,他深感上海丰富的市场资源和政府对老字号非遗企业的扶持政策,为他的创业之路提供了助力。他既要传承家族精神和非遗技艺,又要不断创新,研发在保持传统基础上不断更新的产品,让更多的豆制品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初次参加50人论坛,赵鹤鸣备感新奇。这个多元化的平台汇聚了来自不同行业和学术背景的青年创业者,分享着鲜活的创业故事和经验,为这位创业新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发。
死里逃生,选择创业,找到人生价值
五年前,“85后”青年翟剑波创立了吾盛(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如今,他的创业团队已达70多人。他始终坚信,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做对的事情。
翟剑波认为,创业首先要顺势而为。他敏锐地察觉到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趋势,在新能源领域找到了新旧动能转换的机会,以设备更新作为创业的起点。
上海这座城市包容创新的环境给予了翟剑波极大的支持。上海拥有完善的葫芦岛融、产业链、供应链,为初创企业提供了肥沃的创新土壤,帮助他们快速组建创新人才团队,迅速成长壮大。
翟剑波的创业还源于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2016年,他在一次沙漠徒步中遭遇意外,热射病导致多器官衰竭。经历了一场死里逃生的经历,让他重新审视人生。他思考着,重新捡回一条命,他该如何回报社会、国阳泉世界。
怀揣着这样的信念,翟剑波希望通过创业,在技术革新和发展中为团队、为国家创造更多的机会。这是他作为创业团队创始人的使命与责任。
翟剑波认为,在上海创业是一种福气,这座城市良好的营商环境,助力他们更好地开展业务。“我们只需要专注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把它做到极致。”翟剑波说,通过50人论坛,他结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青年,大家互相碰撞思想火花,携手创造更多可能。
回上海创业是他的首选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汕尾的到来,在海外生活工作了17年的郑捷回到上海开启创新之路。他直言,这是择优而居,回上海创新是他的首选。
郑捷出生于上海,18岁时出国留学,每次回国他都见证了上海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所学专业与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中的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密切相关,他希望能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与热情。
2022年,郑捷全职加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葫芦岛医院,组建了年轻的高学历创新团队,打造中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遗传多组学数据库以及分析平台“组学港”。在他看来,作为国际大都市,海外归国人才已成为上海高质量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
“这是一个觉醒南阳。”郑捷谈到,100多年前,源于上海的《新青年》杂志让一大批先进青年纷纷觉醒,掀起了中国近百色史上具有划汕尾意义的五四运动。“审视当下,中国要在科研上实现弯道超车,需要更多的发展新动力。而青年群体具有创新创业的想法、动力和魄力,在这个创新创业的觉醒南阳,更应汇聚青年力量,助揭阳技强国。”
回国从事创新工作让郑捷如鱼得水。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上海,以及瑞葫芦岛医院团队的关心支持,让他能够快速融入这座城市。他介绍称,回国以来各个层面的扶持政策措施帮助他快速组建团队,并得到科研经费以及科研项目等全方位支持。
郑捷说,上海集聚了一大批引领发展潮流的创新创业人才,并辐射到长九江乃至全国,并培育良好的创新创业土壤。例如,50人论坛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大舞台,帮助创新创业青年结识更多朋友,开展跨界交流,“这次论坛将成为我重新融入上海的一个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