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护士,医院里这两种冰箱的区别你可要搞清楚!
临床案例
案例一:在前段时间的二级医院巡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医院,病区治疗室内的冰箱为家用冰箱,且冰箱内无温度显示计,冰箱内物品较多,更没有冰箱每日温度检测及定时消毒记录。询问护士及护士长,均回答全院都是用这种冰箱,没发现患者有啥不良反应。
案例二:前几日,正值周末,护士小A发现治疗室冰箱插头接触不良,小A想正值周末,维修人员可能在家休息。反正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未通知护士长,自己做主把病房内的家用冰箱搬到治疗室放置药物。周一上班,护士长发现病房内冰箱用到了治疗室,急忙了解情况,联系维修部,换上了原来的医用冰箱。小A不解,不都是冰箱吗?好心办了坏事。
知识普及
医用冰箱与家用冰箱的区别
温度控制传感器不同
家用冰箱一般只有1个温度传感器,压缩机启动和停机时冰箱温度相差较大。家用冰箱只需保证食品新鲜不变质, 因此温度波动较大。
而医用冰箱有 2~3个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电子温控器和微电脑控制器来确保箱内温度的精确性,即使是频繁开门,温控系统也能迅速作出调整,使箱柜内温度保持稳定。
压缩机类型不同
家用冰箱为了省电,用的是低倍压压缩机,其制冷瞬间蒸发,温度降得很多,故易造成冰箱内物品结冰过冷等。
医用冰箱为了保证冰箱空间内温度平稳下降,用的是中倍压压缩机其低温级系统中还配有气热交换器,可使从蒸发器出来的低压气体同进入冷凝蒸发器前的高压气体进行热交换,这样可减少冷凝蒸发器的热负荷,而且充分利用了热量。更保证了冰箱工作的稳定性。
制冷方式不同
家用冰箱为了节能和节约成本多采用直冷辅助风冷,高端家用冰箱会采用风冷方式,直冷冰箱的蒸发器紧贴冰箱内壁,使得冰箱内壁的温度非常低(远低于使用温度), 向内靠自然对流传热,箱内温度相差较大,当药品或疫苗因堆放过多靠近内壁时,就会发生冷坏情况。此类冰箱为下面冷、 上面热。
医用冰箱为了使冰箱各部分温度一致,则综合布局蒸发器或选配合适的风机循环温度。此类冰箱全部采用风冷式, 风冷对冰箱温度均匀性、波动性有严格要求。风冷冰箱箱内有专用风道隔离冷源,可保证温度均匀恒定,同时确保药品及疫苗等生物制品不被冻损。超低温冰箱的制冷系统则基本采用复叠或制冷的工作原理。
报警种类不同
家用冰箱一般无报警功能,偶有也仅有超温报警功能。
医用冰箱具有超温报警和故障报警功能,部分产品还具备蓄电功能,增加了存放生物制品的安全性。医用冰箱对门未关、冷凝器脏堵、冷凝器常高温、传感器故障、断电等有多项报警装置,报警方式也可通过声音蜂鸣和灯光闪烁提醒使用者加以观察。
温度显示不同
家用冰箱温度显示分辨率一般为 10°C,只能初略显示。
医用冰箱都有电子式数字温度显示和温度调节的功能。数字式温度显示可直观表达柜内温度,便于对箱内温度的监控和读取,温度调节则配有高低温报警装置,医用冰箱除能显示箱内实时温度外还能显示冰箱的最低、最高平均温度。其温度显示的分辨率为 0.1°C。
保温层厚度不同
家用冰箱保温层厚度一般为 3.5~4mm 的发泡聚氨酯。
医用冰箱保温层厚度为 45~60mm 甚至更厚。
远程监控
家用冰箱目前无远程监控功能。
医用冰箱可连接远程报警。通过设置医用冰箱温度的上/下限值,超出范围时,可通过电子邮件、手机短信、通知异常的机器,而且不管有无异常,都可以按照设定通报机器状态。即使不再机器旁边也可以远程对机器进行设定。
下列是不规范使用冰箱的典型
1、冰箱内药品过多,不需冷藏的药品也在冰箱内,物品摆放杂乱无章,高危药品未按规定的位置放置。
2、温控计大多为读数式,不够精确;少数使用数显式,温度显示受感温探头的的位置影响明显。
3、治疗室冰箱内放有私人物品及食品。
知识连接
治疗室冰箱使用管理制度
1、冰箱应放置于通风干燥的位置,避免阳光直射。
2、严格按照低温贮存药品的要求进行冰箱存放,药品避免与冰箱内壁接触。
3、固定班次管理,并记录签名,以保持冰箱整洁,物品摆放有序。每周消毒一次,每月检查、除霜一次;存在问题及时报修并有记录签名。
4、冰箱冷藏室温度应恒定在2~10℃之间(如有特殊要求按药品说明书执行,如胰岛素储存温度为2~8℃)。每日2次检测温度。
5、药物应分类放置,有醒目标志。高危药品要贴有高危警示标识。
6、所有存放冰箱的药品和试剂包装上有效期要明确,定期进行效期检查;冰箱内药品数量不宜过多。
7、若有血标本、病理标本应封存保存,防止倾倒污染其它物品,做好交接班及时送检。冰箱内严禁放置痰标本、便标本和易燃、易爆等危险品。
8、冰箱内禁止存放食品,不应存放非低温保存药品以及私人物品。
9、自备药品或贵重药品(如白蛋白、丙种免疫球蛋白等)需登记患者床号、姓名及数量等。
10、将冰箱管理记录于《冰箱温度记录表》。
参考文献
景海容. 医院内医用冰箱取代家用冰箱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心理医生》.2017年23卷30期
2.医用冰箱和家用冰箱究竟有什么不同?能否相互代替?
临床案例
案例一:在前段时间的二级医院巡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医院,病区治疗室内的冰箱为家用冰箱,且冰箱内无温度显示计,冰箱内物品较多,更没有冰箱每日温度检测及定时消毒记录。询问护士及护士长,均回答全院都是用这种冰箱,没发现患者有啥不良反应。
案例二:前几日,正值周末,护士小A发现治疗室冰箱插头接触不良,小A想正值周末,维修人员可能在家休息。反正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未通知护士长,自己做主把病房内的家用冰箱搬到治疗室放置药物。周一上班,护士长发现病房内冰箱用到了治疗室,急忙了解情况,联系维修部,换上了原来的医用冰箱。小A不解,不都是冰箱吗?好心办了坏事。
知识普及
医用冰箱与家用冰箱的区别
温度控制传感器不同
家用冰箱一般只有1个温度传感器,压缩机启动和停机时冰箱温度相差较大。家用冰箱只需保证食品新鲜不变质, 因此温度波动较大。
而医用冰箱有 2~3个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电子温控器和微电脑控制器来确保箱内温度的精确性,即使是频繁开门,温控系统也能迅速作出调整,使箱柜内温度保持稳定。
压缩机类型不同
家用冰箱为了省电,用的是低倍压压缩机,其制冷瞬间蒸发,温度降得很多,故易造成冰箱内物品结冰过冷等。
医用冰箱为了保证冰箱空间内温度平稳下降,用的是中倍压压缩机其低温级系统中还配有气热交换器,可使从蒸发器出来的低压气体同进入冷凝蒸发器前的高压气体进行热交换,这样可减少冷凝蒸发器的热负荷,而且充分利用了热量。更保证了冰箱工作的稳定性。
制冷方式不同
家用冰箱为了节能和节约成本多采用直冷辅助风冷,高端家用冰箱会采用风冷方式,直冷冰箱的蒸发器紧贴冰箱内壁,使得冰箱内壁的温度非常低(远低于使用温度), 向内靠自然对流传热,箱内温度相差较大,当药品或疫苗因堆放过多靠近内壁时,就会发生冷坏情况。此类冰箱为下面冷、 上面热。
医用冰箱为了使冰箱各部分温度一致,则综合布局蒸发器或选配合适的风机循环温度。此类冰箱全部采用风冷式, 风冷对冰箱温度均匀性、波动性有严格要求。风冷冰箱箱内有专用风道隔离冷源,可保证温度均匀恒定,同时确保药品及疫苗等生物制品不被冻损。超低温冰箱的制冷系统则基本采用复叠或制冷的工作原理。
报警种类不同
家用冰箱一般无报警功能,偶有也仅有超温报警功能。
医用冰箱具有超温报警和故障报警功能,部分产品还具备蓄电功能,增加了存放生物制品的安全性。医用冰箱对门未关、冷凝器脏堵、冷凝器常高温、传感器故障、断电等有多项报警装置,报警方式也可通过声音蜂鸣和灯光闪烁提醒使用者加以观察。
温度显示不同
家用冰箱温度显示分辨率一般为 10°C,只能初略显示。
医用冰箱都有电子式数字温度显示和温度调节的功能。数字式温度显示可直观表达柜内温度,便于对箱内温度的监控和读取,温度调节则配有高低温报警装置,医用冰箱除能显示箱内实时温度外还能显示冰箱的最低、最高平均温度。其温度显示的分辨率为 0.1°C。
保温层厚度不同
家用冰箱保温层厚度一般为 3.5~4mm 的发泡聚氨酯。
医用冰箱保温层厚度为 45~60mm 甚至更厚。
远程监控
家用冰箱目前无远程监控功能。
医用冰箱可连接远程报警。通过设置医用冰箱温度的上/下限值,超出范围时,可通过电子邮件、手机短信、通知异常的机器,而且不管有无异常,都可以按照设定通报机器状态。即使不再机器旁边也可以远程对机器进行设定。
下列是不规范使用冰箱的典型
1、冰箱内药品过多,不需冷藏的药品也在冰箱内,物品摆放杂乱无章,高危药品未按规定的位置放置。
2、温控计大多为读数式,不够精确;少数使用数显式,温度显示受感温探头的的位置影响明显。
3、治疗室冰箱内放有私人物品及食品。
知识连接
治疗室冰箱使用管理制度
1、冰箱应放置于通风干燥的位置,避免阳光直射。
2、严格按照低温贮存药品的要求进行冰箱存放,药品避免与冰箱内壁接触。
3、固定班次管理,并记录签名,以保持冰箱整洁,物品摆放有序。每周消毒一次,每月检查、除霜一次;存在问题及时报修并有记录签名。
4、冰箱冷藏室温度应恒定在2~10℃之间(如有特殊要求按药品说明书执行,如胰岛素储存温度为2~8℃)。每日2次检测温度。
5、药物应分类放置,有醒目标志。高危药品要贴有高危警示标识。
6、所有存放冰箱的药品和试剂包装上有效期要明确,定期进行效期检查;冰箱内药品数量不宜过多。
7、若有血标本、病理标本应封存保存,防止倾倒污染其它物品,做好交接班及时送检。冰箱内严禁放置痰标本、便标本和易燃、易爆等危险品。
8、冰箱内禁止存放食品,不应存放非低温保存药品以及私人物品。
9、自备药品或贵重药品(如白蛋白、丙种免疫球蛋白等)需登记患者床号、姓名及数量等。
10、将冰箱管理记录于《冰箱温度记录表》。
参考文献
景海容. 医院内医用冰箱取代家用冰箱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心理医生》.2017年23卷30期
3.患者生命所系,医用冰箱管理岂能儿戏?
快查查科里的冰箱吧!护士长。
案例
患者周某因病住进了某医院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近日某天上午,护士遵医嘱给患者输了白蛋白,当晚患者出现高烧、呼吸急促等症状,患者家属检查发现,上午护士给患者输的不是人血白蛋白,而是人免疫球蛋白,且这瓶免疫球蛋白已经过期两年多了!
白蛋白属外购药,是医生让患者家属在外面药店购买后交给护士保存的。
院方承认给患者输入了过期的免疫球蛋白,并说这是一位医生的私人用品,存放在科室冰箱,被护士误拿了,不存在医生故意调包的情况。该事件后被医院定性为III类不良事件,涉事护士、护士长被罚(来源:天天360)。
点评
这起用错药的III类不良事件,暴露了该医院涉事科室冰箱管理、外购药使用上存在着很大的漏洞。
既然冰箱里存在着这瓶已经存放了过期2年的免疫球蛋白,说明这个科室冰箱,不止2年的疏于管理。事发后,据护士长说是科室生活冰箱。可是,这个解释也说不过去,生活冰箱为什么里面却放着患者外购的人血白蛋白?
这个案例暴露出以下问题:
1、外购药管理混乱
外购白蛋白属于医院外购药,外购药流入流入临床,输到了患者的身上,走医院相关管理流程了吗?这一点,关乎医院药事部门的外购药管理问题,可是,我们并未看到医院对药事管理部门的惩戒,有的只是对当事护士和护士长的处理。该医院药事管理部门对患者外购药的监管是缺位的。
2、科室冰箱究竟是何归属
既然不良事件主要责任在当事护士和护士长,我们回过头来就事论事:这个科室冰箱存在着很大的管理漏洞,护士长说是生活冰箱,里面却存有免疫球蛋白、白蛋白,这些特殊的生物制品,更是贵重药品,却没有做到严格管理,定期检查。这个冰箱如若有人专管,恐怕这瓶过期药早就被主管清理出箱,也就不会出现后来的护士拿错药输到患者身上的不良事件。
你们科室有冰箱吗?里面都存放了些什么?如果里面存有药品,护士长就要高度警惕,一定要严格按制度管理,否则就有安全隐患。
3、违反护理核心制度执行
无论如何,当事护士当属最大的责任:护理核心制度《查对制度》执行不严。如果严格进行三查八对,不良事件也能在最后一关得到有效避免。
4、相似药管理
人血白蛋白与免疫球蛋白外观相似,是造成涉事护士拿错的重要因素。这两种外观相似的药品,严格意义上是不能放在一起(一层)的,并且要有明显的标识,便于护士区分,避免出错。
5、护士忙中出错谁之罪
如果科室护士人力充足,多一个人核对,过期药事件是否能够有效避免?或是在用药前、用药中、用药后巡查主动发现错误,从而减少对患者的危害。而不是最后这瓶过期药被患者家属发现,使医院/科室工作陷入被动。
科室冰箱如何管好用好?
科室冰箱,要做到专人严格管理且制定有管理细则。
1、专人管理 科室冰箱不是小事。仅靠护士长一人管理,难免会有疏漏。护士长可授权一个责任心强的护士,作为科室冰箱的专管,建立科室冰箱台账,专门负责科室冰箱的管理之责,护士长做好督导并严加管理。
2、建立台账 冰箱本身属于科室资产的一种,是科室治疗室里比较贵重的物品,所以必须建立有专门的台账。因为冰箱机器本身建立的台账就有除霜、清洁、周消、温度等功能的管理。
3、分类放置 科室医用冰箱,不能随意存放生活用品,里面必须存放的是需要冷藏冷冻的科室医疗护理用品和药品。如冷藏部分有冰盐水这类需要抢救专用的大输液;有科室按照国家三甲医院规定急诊用药需冷藏的药物;有科室申请自备的需冷藏的药物;有患者治疗中需冷藏的药物,包括鼻饲的营养液、皮试液等等。冷冻部分可存放有各种用于降温的冰包、冰帽等。
4、相似药管理 冰箱内存放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之类的相似药,要做好相似药标识管理,分开放置,且有醒目标识。
5、设置密码 医院科室是个开放的场所,冰箱里面存放的是用于治疗护理用的药品物品,很多药品属于贵重药品,是用到患者身上的特殊药物,关乎到夜里安全、患者安全、护理安全。因此,科室冰箱门上有必要设置有开箱密码,外人不能随意打开。
护理管理层面如何改进?
1、重视冰箱管理 科室医用冰箱专人管理,建章立制,建立台账,护士长做好督查,双重管理,确保安全使用。
2、科学合理排班 科室护士排班上护士长要下功夫,科学排班、弹性排班,避免连续值班、疲劳作业,要确保护士合理休息,使护士处于精力充沛的工作状态。
3、人力配置充足 科室工作量大、护士少的科室,护士长要向护理部反映科室情况,合理配置人力,避免护士疲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后记
亡羊补牢,犹未晚矣。这起护士把冰箱内存放过期两年的免疫球蛋白当做白蛋白输到患者身上的护理不良事件,值得医院/科室相关部门及护理人员借鉴和警惕!
#记录我的2024#
4.海尔医用冰箱及冷链使用保养培训
一、冰箱使用注意事项
1、电压:电源电压应为220V,使用独立专用电源插座。
2、放置需求:冰箱应放置在通风的位置,远离热源,避免阳光直射,冰箱两侧及后背距离墙体或箱体的距离应为至少25CM。
3、环境温度:要求为10度至32度之间,建议环境温度不要超过28度。
4、禁止将物品放在箱体的顶部和底部,储存的物品应留有一定间隙,避免引物品挡住风道造成的温度循环不良。
5、物品在存取完毕后应尽快关闭冰箱门并检查是否完全关闭,不能留有缝隙,避免箱体制冷不良及结霜。
6、按照说明书要求,定期对低温冰箱除霜,对装有过滤网的冰箱,建议2周进行一次滤网的清洁。定期清洁冷凝器,避免散热不良引起压缩机故障。
7、科室有专人负责冰箱日常管理,落实责任,正确使用、维护。
二、海尔血液箱和药品箱常见故障代码
•显示面板显示E1:上温度传感器开路或短路。
•显示面板显示E2:下温度传感器开路或短路。
•显示面板显示E3:控制传感器开路或短路。
•显示面板显示E4:除霜传感器开路或短路。
•显示面板显示E5:充电电池电压过低或不正常
•超温报警:当箱体温度过高或过低时蜂鸣器开始报警,报警灯开始闪烁。
•断电报警:当电源断开时由继电器切换后备充电电池为CPU供电,立即开启蜂鸣报警,电源报警灯开始闪烁。
•当冰箱报警时,可以按“蜂鸣取消”键停止报警,但报警灯会持续闪烁。
三、海尔超低温冰箱显示及报警
冰箱接通电源后,即进入开机状态,显示屏显示的所有参数均被保持为上次断电前的数据,显示器显示实际温度、设定温度和当前电压。
显示面板工作状态提示:
1、“锁定”指示灯:灯亮表示所有设定均被锁定,以防止误操作。
2、“网络”灯亮表示网络系统已处于工作状态。
3、“运行”灯亮:表示低温压缩机在工作
4、“稳压”指示灯亮表示电压增压器在进行增、减压工作。
5、“后备系统”灯亮表示后备制冷系统处在工作状态;
报警状态指示:
1、“高温”指示灯:指示灯亮表示箱内温度高于高温设定值而进行的报警显示。
2、“低温”指示灯:指示灯亮表示箱内温度低于低温设定值而进行的报警显示。
3、“电压超标”灯亮,表示电压低或高于正常范围值,蜂鸣声响。
4、“环温过高”指示灯:指示灯亮表示环境温度高于32℃。
5、“传感器故障”指示灯:指示灯亮表示传感器故障。
6、“断电”指示灯:指示灯亮表示电源线路断电。
7、“冷凝器脏”指示灯:指示灯亮表示冷凝器被脏物堵塞,需进行清理。
8、“电池电量低”指示灯:指示灯亮表示蓄电池电量低,需进行充电;当接通交流电源时,低温柜自动给蓄电池充电。
四、冰箱报警处置
1、冰箱温度异常,监控设备会自动发送语音电话和短信报警信息给科室值班手机、科主任手机和总值班手机,上述人员接到冰箱温度异常的报警语音电话后,按“#”确认。
2、值班人员根据语音提示和报警短信信息提示,检查该冰箱显示器显示的温度和箱内温度计的温度是否正常?检查供电是否正常?检查门是否关紧?是否因取放物品或开门引起箱内温度异常?并继续关注该冰箱,如果温度持续升高或降低,应将箱内物品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3、各科室定期检测冰箱后备电池是否正常,避免断电不报警。药品箱及血液箱按一下冰箱显示面板上的“报警测试”按钮,蜂鸣器开始报警,报警结束后如果显示“E5”,则表示后备电池故障,应及时更换。
五、冷链报警系统
•电压:中继模块、采集模块电源适配器电压应为220V。
•使用科室应检测所属科室的中继模块及采集模块是否保持二十四小时通电。如电源指示灯不亮,应及时检查电源插头是否松动。
•使用科室应妥善保管本科室冰箱的温度采集模块、中继模块等设备,采集模块和中继模块不得相互调配。
•冷链系统可实现短信报警、电话报警功能,如科室接收报警的电话号码需要变更,需及时联系设备科进行调整。
•如遇科室冰箱故障需要维修,请及时联系设备科在系统中对指定冰箱状态进行调整,避免系统误判反复发送报警信息。维修完成后也需通知设备科对冰箱系统状态进行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