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空调维修

LG空调报故障173(lg空调报故障ch25)

本文目录一览 1.三菱电机、大金、LG、美的、格力空调冷媒管径设计规则(2015版) 2.两万的游戏本长啥样,…

本文目录一览

1.三菱电机、大金、LG、美的、格力空调冷媒管径设计规则(2015版)

↑ 点击上方“暖通风向标”关注我们

“诚信暖通”网络评选

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

长按识别二维码

报名参选

本文来源

暖通南社

三菱电机冷媒配管设计:

配管范围

最大长度

最大等效长度

配管总长

1000

室外机最远配管长

165

190

第一分歧管后的最远配管长

40

40

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高度差(室外机在上)

50

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高度差(室外机在下)

40

室内机与室内机之间高度差

15

主机与第一分歧管间距离A之间配管选择

室外机与第一分歧管间距离A之间

配管(液管)

配管(气管)

P200

Φ9.52

Φ19.05

P250

Φ9.52

Φ22.2

P300

Φ9.52

Φ22.2

P350

Φ12.70

Φ28.58

P400

Φ12.70

Φ28.58

P450

Φ15.88

Φ28.58

配管B/C/D/E的尺寸选择

下游室内机的总容量

配管(液管)

配管(气管)

~P140

Φ9.52

Φ15.88

P141~P200

Φ9.52

Φ19.05

P201~P300

Φ9.52

Φ22.2

P301~P400

Φ12.70

Φ28.58

P401~P650

Φ15.88

Φ28.58

P651~P800

Φ19.05

Φ34.93

P801~

Φ19.05

Φ41.28

每米追加冷媒量

液管直径(MM)

追加冷媒量/1米液管(kg/m)

Φ6.4

0.025

Φ9.5

0.055

Φ12.7

0.105

Φ15.88

0.16

Φ19.05

0.25

Φ22.2

0.35

大金CMS系列配管

配管管径

室内机容量

液管

气管

X<16.8kw

Φ9.5

Φ15.5

16.8kw≦X<22.4kw

Φ9.5

Φ19.5

22.4kw≦X<33.0kw

Φ9.5

Φ22.2

33.0kw≦X<47.6kw

Φ12.7

Φ28.6

47.6kw≦X

Φ15.9

Φ28.6

大金VRV:

1.主配管

根据室外机的型号(主管超长时,需加粗):

例:VRV-P系列

冷媒配管:

当最大等效管长≥90m,主配管加粗。

例:VRV-P系列

2.REFNET分歧管之间的配管:根据下游室内机的总容量。

例:VRV-P系列

该段管道尺寸不得超过主配管尺寸和相邻上游管道尺寸。

大金、美的、格力、LG:

大金

下游室内机组容量

配管尺寸(管径)

液管

气管

液管/气管

分支器

X<16.8kw

9.5

15.9

9.5/15.9

22T

16.8kw≤X<22.4kw

9.5

19.1

9.5/19.1

22T

22.4kw≤X<33.0kw

9.5

22.2

9.5/22.2

33T

33.0kw≤X<47.0kw

12.7

28.6

12.7/28.6

72T

47.0kw≤X<71.0kw

15.9

28.6

15.9/28.6

72T

71.0kw≤X<104.0kw

19.1

31.8

19.1/31.8

73T

104.0kw≤X

19.1

38.1

19.1/38.1

73T

美的

下游室内机组容量

配管尺寸(管径)

液管

气管

分支器

X<16.8kw

9.5

15.9

9.5/15.9

FQZHN-01C

16.8kw≤X<22.4kw

9.5

19.1

9.5/19.1

FQZHN-01C

22.4kw≤X<33.0kw

9.5

22.2

9.5/22.2

FQZHN-02C

33.0kw≤X<47.0kw

12.7

28.6

12.7/28.6

FQZHN-03C

47.0kw≤X<71.0kw

15.9

28.6

15.9/28.6

FQZHN-03C

71.0kw≤X<104.0kw

19.1

31.8

19.1/31.8

FQZHN-03C

104.0kw≤X<154.0kw

19.1

38.1

19.1/38.1

FQZHN-04C

154.0kw≤X<180.0kw

19.1

41.3

19.1/41.3

FQZHN-05C

180.0kw≤X

25.4

44.5

25.4/44.5

FQZHN-05C

格力

下游室内机组容量

配管尺寸(管径)

液管

气管

分支器

X≤5.6kw

6.4

12.7

6.4/12.7

FQ01B

5.6kw<X≤14.2kw

9.5

15.9

9.5/15.9

FQ01B

14.2kw<X≤22.0kw

9.5

19.1

9.5/19.1

FQ01B

22.0kw<X≤30.0kw

9.5

22.2

9.5/22.2

FQ02

30.0kw<X≤45.0kw

12.7

28.6

12.7/28.6

FQ02

45.0kw<X≤67.0kw

15.9

28.6

15.9/28.6

FQ02

67.0kw<X≤95.0kw

19.1

34.9

19.1/34.9

FQ03

95.0kw<X≤135.0kw

19.1

41.3

19.1/41.3

FQ03

135.0kw<X≤160.0kw

22.2

44.5

22.2/44.5

FQ04

160.0kw<X≤210.0kw

25.4

54.1

25.4/54.1

FQ04

LG

下游室内机组容量

配管尺寸(管径)

液管

气管

分支器

X≤5.6kw

6.4

12.7

6.4/12.7

ARBLN01621

5.6kw<X≤16kw

9.5

15.9

9.5/15.9

ARBLN01621

16kw<X≤22.4kw

9.5

19.1

9.5/19.1

ARBLN03321

22.0kw<X≤33.6kw

9.5

22.2

9.5/22.2

ARBLN03321

33.6kw≤X<50.4kw

12.7

28.6

12.7/28.6

ARBLN07121

50.4kw≤X<67.2kw

15.9

28.6

15.9/28.6

ARBLN07121

67.2kw≤X<72.8kw

15.9

34.9

15.9/34.9

ARBLN14521

72.8kw≤X<100.8kw

19.1

34.9

19.1/34.9

ARBLN14521

100.8kw≤X<173.6kw

19.1

41.3

19.1/41.3

ARBLN14521

173.6kw≤X<184.8kw

22.2

44.5

22.2/44.5

ARBLN23220

184.88kw≤X<224.0kw

22.2

54.1

22.2/54.1

ARBLN23220

微信号:hvacfxb

暖通风向标 订阅号

长按 识别 关注

2.两万的游戏本长啥样,技嘉AERO17 9750+2070三个月真实使用体验

差不多正好是三个月前马上要开始过年假期的时候,傲娇君决定购入一台新的游戏本来犒劳一下自己,没曾想这台本本竟然成了帮助傲娇君度过隔离日子的最佳拍档。如今马上要开始复工,也决定把这三个月来的真实使用体验写出来分享给大家

当初选购的时候之所以选择技嘉,主要还是因为之前完全没用过的缘故,毕竟一路玩下来,常见的游戏本品牌如蓝天、戴尔、惠普、微星这些都已经玩过了。这次正好体验一下有着“无人问津嘉”外号的技嘉游戏本

其实虽然叫着无人问津嘉,但技嘉进入游戏本市场已经有几年了,原来一直是AERO一条产品线,定位方面则感觉比较近似于微星的GS系列,在保证一定轻薄的情况下尽可能提供高性能。最近似乎又开了一条主打高端性能的AORUS产品线,定位就是不计重量只看性能了

考虑了一下还是放弃了购买健身产品的念头,老老实实买更加轻薄的AERO系列。大小有15和17寸两种,因为需求就是桌面电脑的替代,所以还是选择了屏幕更大的17寸型号,买了9750+2070的配置,就是下图右边这款,同时加装内存到32g,固态到512+512的1T配置,到手价正好19999

这里要指出的是技嘉笔电的屏幕还是颇有亮点的,15寸型号有4K OLED配置可选,17寸则有上图左边4K HDR的配置可选,不过考虑再三还是放弃了,主要是因为感觉2070带4k分辨率还是稍显吃力,同时OLED有烧屏的风险,HDR目前对于我还不算刚需。所以傲娇君最终还是选择了最稳妥的144 IPS电竞屏的配置,当然对屏幕有更高需求的朋友可以选择对应的型号

唠唠叨叨的说了半天选购心得,下面就开始正儿八经的分享吧

照片看外观

因为已经用了三个月,就不从开箱做起了,反正就是些个纸盒子没啥意思,直接看本本

A面的设计很简洁,不像大部分游戏本那样一味追求酷炫,属于上班也完全ok的外形

不过细微处还是有闷骚的感觉,比如这里的小箭头线条把A面分成了金属拉丝和金属磨砂两种质感

中间AERO的log也是镂空可发光的设计

B面屏幕,采用了三面窄边框设计,最下面则还是跑马边框,因为有AERO的logo要印

右下角是老牌校色仪厂家xrite的色彩认证,表示这块屏幕经过出厂校色,在色彩准确度上的表现应该会不错,实际用下来也确实比较ok

边缘有一圈比较厚的橡胶圈来保护屏幕和键盘之间不产生摩擦

另外这块屏幕本来是雾面屏,不过实体店购入的时候商家顺手贴了一块膜之后就变得比较反光了,感觉还是得找个时间撕掉才能比较爽,不过现在基本不会在室外强光环境使用,反光就反光吧

C面的样子,基本从上到下分为散热孔、键盘和掌托三个部分

正中间有电源键以及摄像头,自带一个物理开关好评,不过这种位置的摄像头真的是拍鼻孔专用,反正屏幕下面已经是跑马边框了,把上下边框匀一匀让摄像头待在传统的屏幕上方不好吗

屏幕转轴看着还算牢固

掌托左侧是Intel和老黄的恰饭贴纸,还有专门一个表明台湾制造的血统贴纸。另外触摸板左上角还有一个指纹模块可以快速解锁电脑

右侧这个贴纸真是蜜汁审美,列了一堆卖点看上去是很流弊没错,但实在是太丑了,以后要一定要找个时间撕下来

键盘区四周可以看到有一圈凹陷设计,一方面可以保护屏幕不被磨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证一定的键程让手感更好,不过这三个月用下来可以看到键帽表面已经有些打油了,不外接键盘的话感觉还是有必要上一块键盘膜

最后看看D面,几乎有一半的位置都是散热孔,笔记本想要镇压i7+2070的热量确实不容易

散热孔边缘的脚垫高度一般般,实际使用的话还是需要进一步垫高一些或者配合散热垫来辅助进风

接口方面,左侧有网口,支持UHS2的高速读卡器,两个USB3.0以及音频接口,音频接口都有镀金处理

右侧则有另一个USB3.0,两个typeC,HDMI以及电源接口。不过因为左右两侧都还有出风口的关系,所有接口都设计的比较靠前,实际使用起来感觉有些碍事,尤其是右边最靠近前方的那个USB接口,接一些比较长的U盘的时候很容易和使用鼠标的右手碰到

屏幕最大张开角度一般般

为了更好的散热,除了左右两侧的出风口之外,在背面还有两个出风口,因此左右两侧各有两个,合计四个出风口,散热性能还是比较让人放心的

另外可以看到背面中央还有一个AERO的金属铭牌,上方还有两个LED灯珠可以电量照明,闷骚的细节妥妥的

也因为这块中置铭牌和左右对称出风口的设计,从后面看这台本本颇有点跑车的线条设计感

很多细微处的线条设计都是这种低调的闷骚感,不张扬,很舒服

拆解看内在

熟悉傲娇君习惯的朋友应该知道一台笔电到手是一定会被扒光的,尤其是一台2w元档次的笔电,相信大家也都很想知道其内部做工和常见的5000-8000元档次游戏本到底会有什么区别。这次就一次拆个彻底痛快,给大家好好看看

虽然背后硕大的镂空散热网已经注定这是一台吸尘器笔电,但是感觉技嘉并不是特别希望玩家能随时随地的拆开清理,D面采用的六角螺丝固定,而不是常见的十字螺丝,需要准备专门的螺丝刀。而且其中的两颗螺丝上方还有黑色的易碎贴,轻易拆机会失去保修。在实体店升级内存和硬盘的时候店家小工直接就把易碎贴拧碎了,虽然他说可以正常店保,但是大家如果拆机的话还是要注意一些

拆开后可以看到D面内部巨大的散热孔防尘网贴

左边有用于原装固态的散热贴,直接将热量导到外壳辅助散热

喇叭开孔处也有防尘网,另外可以看到底部脚贴是由内部的塑料钉固定住

但是中间的塑料钉因为处于电池的位置,还专门贴了一张膜来防止电池受到损伤,和上方的两个缓冲垫一起保护电池,这种细节还是非常不错的

整机内部元件就是这样,大致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上方的散热,中部的内存板卡,和最下方的电池

先来看看对性能影响最大的散热系统,由中部贯穿显卡和CPU的两根热管以及左右分别独立的一根热管组成,让两边都拥有等效三热管的散热规模以及两个风扇出风口。左边是显卡,硕大的散热片覆盖了核心、显存以及供电三部分

右边是CPU,同样覆盖了上方的供电部分,不过还是比显卡那边的散热片规模小多了

值得一提的是主板上的PCH芯片组也专门设置了一块散热片,细节ok

中间板卡部分主要包括两根可更换的内存条和killer 1650无线网卡(采用IntelAX200芯片,支持WiFi6),直接一步到位升级成了两根16g原厂三星内存,32g的内存怎么也能用个三五年不落伍了。不足的是2666频率稍低而且HM370芯片组没有超频能力

原装的是一块Intel760固态,容量512g。接口处有贴纸表明只支持NVME固态盘

另外单配了一根三星PM981,同样是512g容量。不过这个扩展接口的贴纸表明同时支持NVME和SATA的固态盘,大家可以随意升级而不用担心协议问题

最下方就是产自Getac的锂聚合物电池了,容量高达94.24Wh。这个容量虽然玩游戏还是杯水车薪,但如果只是日常办公上网的话还是可以最少支持四五个小时的,比起传统的一两个小时就没电的游戏本还是要强不少

在看各个主要部件的时候,其实就可以发现这台本本内部的做工细节还是不错的。虽然少不了诸如WiFi信号线和显示屏信号线这样的飞线连接,但是设置了相当多的走线槽以及胶带来帮助让内部的走线尽可能有序,下图中红色圈里的都是整理走线用的设计

另外在准备拆散热器的时候还发现固定散热片的7颗螺丝上都贴有塑胶垫,来起到防护和支撑外壳的作用

两侧的风扇和热管上也都有类似的胶垫设计,尤其是出风口边缘还有一圈独立的缓冲贴,细节满分

拧下散热片上的7颗螺丝之后,还需要拧下左右风扇处的两颗螺丝,不过风扇下方的螺丝上贴有易碎贴,轻易拆解会导致失去保修,需要用电吹风加热小心的拿下贴纸后再拧下螺丝。不得不说这对于平时清灰维护来说非常的不便

右侧风扇是同样的设计

全部拆下之后,就可以看到主板的全貌了

每个风扇下方都有大量的金属件来起到加固和屏蔽的作用,键盘上方的散热开孔也可以略微增加风扇的进风量

从侧面可以很清晰的看到每侧风扇都设计了后方和侧面的两个出风口,一定注意不要堵塞,而且平时要注意清理

顺便可以看到内部的屏幕转轴,每一边由3颗螺丝固定,耐久度应该还不错

2070MaxQ的真身,周围有8颗三星显存颗粒构成8g的显存容量,供电看起来应该是3+1的设计

6核12线程的9750H,为了控制厚度和显卡一样都采用了板载BGA设计,无法更换

供电这边应该是5相的设计,看上去中规中矩

翻过来看看散热模块内部,可以看到用了非常多的散热垫来辅助诸如显存和供电模块的散热,另外可以看到干瘪状态的相变散热材料,现在机器还比较新没有太多想折腾了,用了一年之后倒是可以考虑换成更好的硅脂或者直接上液态金属了

CPU这一侧可以看到供电部分的散热就是一块铜片,有一角接触到了其中一根热管

显卡这一侧因为有显存,所以散热垫更多,基本都是直接接触到了热管,方便更快带走热量

两侧风扇规格是一致的,都是来自power logic的直流无刷扇

散热模块都拆干净了之后就可以发现尾部中间品牌铭文两侧的防尘网并没有出风的作用,加上防尘网只是为了外观的质感和防止进灰而已

总的来说,要说这台本本内部有特别惊艳的地方吗,好像也没有。但是该有的都做的不错,看不到明显的短板,散热、扩展性、做工都挑不出什么问题,还有一个大容量电池的亮点,和主流价位机器总能挑出一两样不足的情况不同,这个价位的机器基本就是看过去很舒服的感觉了,但要说值2w吗,心里又感觉有点滴血,有种一分钱一分货,两分货却要一块钱一样的感觉,不过本来这个价位的笔记本已经不是单纯的看性价比了

软件看跑分

拆也拆过了,接下来就来一些常规的跑分环节吧

CPU算是49年入了一把国军,目前10代机器已经开始上市了,9代看着就没那么顺眼了。9750相比前代8750也没有本质的性能进步

芯片组是HM370,初始BIOS版本是FB01,目前官网已经有FB04了,升级完就是多了一个无关紧要的选项而已,可升可不升吧

内存妥妥的双通,不过时序很烂,也找不到挽救的办法

升级的内存是19年49周产,1月购入时绝对算得上新鲜出炉了

GPUZ看显卡,核显是传家了好多代的UHD630

2070的maxQ版,默认的boost频率显示是1185,实际测试发现可以到1400-1500的样子

两块固态分别是Intel的760p

和三星的pm981

随手跑个分,三星还是更厉害一些

屏幕是来自LG的LP173WFG,144电竞屏,在出厂校色的加成下整体显示效果还是不错

声卡是小螃蟹的ALC255

因为是游戏本,所以网卡配置比较豪华,有线无线都采用了killer网卡,配合专门的killer控制软件还是很实用的

然后随便跑跑分看看,首先是AIDA64的缓存成绩,Intel平台的内存延迟还是很ok的,65.9ns的成绩换成AMD平台的话需要3800的频率才能跑出来

GPGPU通用计算成绩

CPUZ自带的跑分,成绩几乎赶上了桌面8700K

CB20跑出了2435分

娱乐大师则有45w分

最后跑跑3dmark,FSE显卡分刚突破8k,正好是8001分

TS显卡分也是刚过6k,得到了6178

从理论跑分来看,这台机器CPU性能类似于桌面8700不带K,而显卡性能则和桌面1070相当,算不上特别强悍,但是通吃市面上的游戏还是ok的,大不了关一些特效哈哈

全部设置开到超高到吃鸡训练场里玩一圈,完全没有感受到任何卡顿,加上有144电竞屏助力,可以说是丝般顺滑的感觉了

但是笔记本平台限制于散热问题,长时间负载状态能维持多高的频率是个很关键的问题。这里用AIDA64自带的压力测试程序,勾选FPU和GPU两项进行双烤10分钟之后频率温度基本稳定,最终CPU维持在全核2.1g的水平,显卡则boost到了1425的频率,整体温度在85-90度之间。此时风扇已经起飞,不过C面键盘区的温度控制的还不错,带上耳机打游戏的话也不会有什么不适的感觉

预装软件、便携性、屏显效果、灯效。。。

技嘉这台本本比较好的一点是没有预装什么乱七八糟的软件,比较主要的也就一个控制中心软件了

除了首页可以看到各种信息之外,第三页还能进行一些常用功能的设置和开关。尤其是屏显效果需要在这里设置,可以直接打开内置的xrite校色文件

也可以自己设定色温

有5800,6000,6500,6800四种色温设定,还能手动调节防蓝光强度,可以说屏显效果设置这块的选项非常丰富了,可以调整到最适合自己的效果

另外还可以进行键盘灯效的设置

以及风扇策略的调整,一般上网的时候用静音模式控制风扇转速,打机的时候才调整游戏模式加强散热

各种设备驱动升级也可以在这里完成,建议购机之后第一时间到这里来更新各项驱动和BIOS

第二个预装的就是killer网卡的管理程序了。可以直接看到网络使用状态

可以独立设置每个程序的联网开关

打机的时候也可以直接开启这里的gamefast模式

另外还有一个预装的音效软件不知为何无法正常工作,不过机器自带的扬声器效果就相当不错了,这里也不想过多的折腾

入手之前做功课的时候就对xrite出厂校色的屏幕很感兴趣,所以这次也专门测试了屏幕色彩

色域做到了98%的sRGB和73%的ARGB

准度方面也不错,平均误差只有1.4,算是相当不错的表现了

不过仪器只是仪器,最终效果还是要用眼睛来验货,实际观感这块屏幕虽然不像OLED那样能做到纯黑的通透,但是漏光控制也算做的相当不错,肉眼几乎看不到什么漏光,下面放出一些屏幕实拍图,可以看到对于各种色彩的表现都是很到位的

除开屏显效果,这台本本的灯效也做得不错,控制中心里有10+种内置灯效可玩,而且每种灯效都可以自定义,有比较传统的左右波浪

也可以调成不同颜色的满天星,常见的涟漪、雨滴、旋转、呼吸这些效果更是不在话下

这种梦幻的感觉还是很舒服的

另外A面logo灯的效果也是很有逼格的,可以说是一台非常适合晚上使用的笔电了

难能可贵的是做到上面这一切的同时,技嘉这台AERO的尺寸控制相当不错,和17寸便携笔记本的标杆gram17比一比,宽度两者基本一致,尾巴稍微超出一点

长度上gram略微短一些

厚度的差距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然而虽然三围差别不大,但AERO内部的散热模块和大容量电池这些决定了重量上不可能像gram那样轻,不过官方2.5kg的重量在游戏本中也算是苗条的身材了

然而机身尽力保持轻薄也顶不住板砖一样的大电源啊,几乎和switch本体一样的大小

提供了230w的功率输出

和HP游戏本150w电源以及gram65w电源放在一起有一种老大哥带小弟的感觉

重量加上电源线是844g,几乎已经和一台轻薄13寸笔电差不多了

虽然接近3.5kg的旅行重量让傲娇君没有太多想带他出门浪的想法,但如果实在有带出去使用的需要,90Wh级别的电池容量也还是很nice的,把亮度调到40%,可以在B站看4个多小时的逼王坂本,如果只是单纯office办公的话,应该可以做到6-7小时级别的续航,极限情况下不带电源出去应该也能撑满1天的使用

最后的碎碎念

写到这里,一台笔电该写的都写了,傲娇君也快写不动了

碎碎念一下来收尾吧

看到现在8核的AMD真香游戏本陆续上市,这台AERO17已经毫无疑问的是一台49年国军本了,傲娇君心里多少还是有点不开森,不过陪我度过了仨月的隔离时光倒也不能说很亏。然而技嘉这个少的可怜的配件真是让人忍不住想吐槽,除开保修卡说明书,也就剩一块擦屏布和加装固态的散热片了,好歹送个鼠标垫也行啊。。

不过总的来说,这台本本的模具设计还是ok的,外观和重量也可以兼顾一些办公本的使用场景,让人期待日后推出AMD yes版,填补目前AMD笔电阵营的屏幕短板

3.首发4999!十代联想小新Air 14首测

从市场反馈来看,联想小新Air 14 2019自今年年初推出以来就受到网友的一致好评,优秀的做工、出色的品质以及在性能、续航、接口等方面的综合表现都让小新Air 14 2019一举成为主流价位中的明星产品。

8月初,英特尔发布了面向笔记本等便携设备的第十代酷睿处理器,借此机会,联想小新Air 14 2019也迎来了全新升级,新款联想小新Air 14 2019主要有三大升级,一是处理器升级为十代酷睿,二是内存升级为12GB,三是屏幕升级为72%NTSC色域,简单来说就是性能更强,屏幕更优秀。

值得一提的是,新款联想小新Air 14 2019是首批搭载十代酷睿处理器的笔记本,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聊聊。

01十代酷睿综合提升12%

首先回答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十代酷睿处理器性能如何?相比上代有多少提升?回答之前我们不妨先来梳理一下。

英特尔在8月份陆续发布了面向移动平台的第十代酷睿处理器,其中,Comet Lake采用更成熟的14nm工艺,拥有最高6核心12线程,这也是移动平台首次引入6核心的版本。

i5-10210U核心

联想小新Air 14 2019就搭载了Comet Lake处理器,具体型号是i5-10210U,这是Comet Lake家族中一颗定位中端的CPU。

CPU-Z 1.89没能正确识别出Comet Lake

i5-10210U为4核心8线程,频率1.6-4.2GHz,6MB三级缓存,采用UHD核显(24 EU),TDP 15W,规格比定位相同的八代酷睿i5-8265U主要有两点变化,一是最大睿频由3.9GHz提高到4.2GHz,二是内存频率由DDR4-2400提高到DDR4-2666。

i5-10210U Cinebench R15跑分

性能方面我们以Cinebench R15为例,i5-10210U的单、多核分数分别是174cb和707cb(笔记本在野兽模式下),因为目前缺少i5-10210U的跑分数据,无法进行横向对比,这里我们拿相同定位的i5-8265U进行比较。

综合此前的测试结果,i5-8265U的单、多核分数基本在160cb、610cb左右,如果我们以该分数进行对比的话,i5-10210U的单、多核性能分别提升了8%和16%之多,综合提升为12%。

为了进一步测试i5-10210U处理器的稳定性,我们又连续跑了9次Cinebench R15,分数汇总如下:

Cinebench R15单核性能测试

Cinebench R15多核性能测试

可以看到,i5-10210U在10次Cinebench R15跑分中都非常稳定,单核基本是173、174cb,多核分数全部都在700cb以上,最高721cb,最低703cb,平均也有714cb。可见,i5-10210U的持续性能表现也非常令人满意。

尽管目前还缺少i5-10210U的相关测试数据,但是不可否认,十代酷睿Comet Lake相比八代Whiskey Lake仍然有比较理想的提升。

从左到右依次是静音、均衡、野兽三种性能模式

另外,联想小新Air 14 2019同样支持Fn+Q热键切换静音、均衡、野兽三种性能模式(需要在微软商店中安装LenovoUtility),三种模式主要对处理器的PL1长时睿频功耗进行了不同设置,静音模式PL1为15W,均衡模式PL1为20W,野兽模式PL1为24W。野兽模式下处理器性能释放最强,静音模式下处理器性能相对保守,但是可以换取更长的续航和更安静的风扇转速。

说完处理器,我们再来看看联想小新Air 14 2019在其他硬件方面的表现。

12GB DDR4-2666双通道内存

联想小新Air 14 2019配备了12GB DDR4-2666双通道内存,来自三星,4GB为板载不可更换,其余8GB为插槽设计,最高可以升级为16GB组成20GB内存。

CrystalDiskMark测试

硬盘为512GB PCIe SSD,来自忆联,在CrystalDiskMark中的顺序读写为3434MB/s和2130MB/s,随机读写为55MB/s和236MB/s,读写速度都非常理想。

联想小新Air 14 2019还搭载了一颗满血版MX250独显(25W),这让笔记本足以应对一些网游的需求,比如英雄联盟、CS:GO等。

满血版MX250

残血版MX250

这里再教大家两招分辨满血版和残血版MX250的小技巧,一是通过设备号,满血版MX250的设备ID是1D13,残血版MX250的ID是1D52;二是通过GPU频率,满血版MX250的频率是1519-1582MHz,残血版MX250的频率是937-1038MHz。两种方法都需要GPU-Z进行读取。

02同价位中模具极为优秀

接下来再聊聊笔记本。(注:我们收到的是复古金配色的测试机,不过首发版本中并没有这个配色)

复古金配色

毫不夸张地说,联想小新Air 14 2019的模具是同价位中极为优秀的一款,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A、C、D三面采用了金属材质,手感非常细腻;二是细节相当到位,比如C面左右两侧精密的扬声器开孔,开机键、指纹识别、触摸板周围还有一圈倒角亮边,大大提升了整机的质感。

经过实测,小新Air 14 2019的裸机重量约为1.4kg,加电源适配器的重量约为1.6kg,厚度方面官方给出的标称值为15.9mm,整体来看,小新Air 14 2019的轻薄程度也很理想,外出携带基本不会有压力。

窄边框屏幕

联想小新Air 14 2019采用了一块14英寸的FHD IPS屏幕,来自LG Display,具体型号是LGD05EC,屏库中并没有查到这块屏幕的相关信息。这块屏幕采用窄边框的设计,官方给出左右边框的宽度为4.25mm,屏占比达到了82.7%,直观感受很不错。

摄像头有物理防窥开关

并且摄像头部分还采用了物理防窥设计,在需要用到摄像头的时候手动打开,不需要的时候关闭,尽管繁琐了一些,但是这个设计能够从源头上杜绝泄露用户隐私的可能,非常可靠。

小新Air 14 2019的键盘手感也很不错,尽管键程不长,但是反馈很有力道,长时间码字也不会累,另外键盘还支持白色背光,有两级背光可调,在昏暗环境下也能准确找到按键。

小新Air 14 2019 C面

触摸板表面为玻璃材质,触感非常顺滑,另外小新Air 14 2019还采用了一枚指纹识别模块,Windows Hello中录入指纹就可以在开机的时候代替密码进入系统了,不仅快捷,而且更安全。

左侧接口

右侧接口

接口部分,小新Air 14 2019机身左侧有一个HDMI、一个USB Type-C、一个3.5mm音频接口,机身右侧有两个USB 3.0(其中有一个支持关机充电)和一个标准SD卡槽,接口的数量和种类基本可以满足绝大部分用户的需求。

03续航、散热表现理想

最后再来看看小新Air 14 2019的续航和散热表现。

PCMark 8续航测试

小新Air 14 2019采用了48Wh的锂电池,经过测试(PCMark 8 Work accelerated,80%亮度,开启WiFi,高性能),笔记本的续航时间为4小时40分钟,在中度负载下可以满足大半天的使用需求,如果进一步降低屏幕亮度或者将笔记本设置为静音模式的话会有更长的续航表现。

拆机图

散热方面,小新Air 14 2019采用了双风扇单铜管的散热模组,铜管采用牛角造型将CPU、GPU进行串联,周围的显存、供电也都进行了覆盖。小新Air 14 2019在内部结构上非常工整有序,保护措施也比较到位,比如中间的内存就覆盖了金属屏蔽罩。

拷机测试

在30分钟的拷机测试(AIDA64 CPU)后,处理器频率为3.4GHz,功耗为18.8W,温度为76℃,拷机过程中没有出现降频现象,并且处理器的功耗始终高于标准的15W。

C面温度

可以看到,C面热量主要集中在顶部的出风口以及键盘中上部分,键盘部分最高46℃,最低33℃,平均38℃,除了中间有些热以外其余部分的温度都比较低。

04评测总结

联想选择用小新Air 14 2019的模具来率先承载十代酷睿处理器具有十足的竞争力。一方面小新Air 14 2019的模具在同价位笔记本中有着极为优秀的做工和质感,另一方面还有摄像头防窥开关、指纹识别模块提升整机的安全性。

尽管小新Air 14 2019并未搭载10nm工艺的Ice Lake处理器,但是采用继续优化的14 nm Comet Lake仍然给了我们不小的惊喜,相比定位相同的Whiskey Lake i5-8265U单核提升8%,多核提升16%,综合提升12%。

当然,关于十代酷睿Comet Lake处理器目前还缺少测试数据,具体的性能提升有待进一步验证。

售后上,联想一直有着强大的线下优势,比如提供2400+覆盖全国所有县级以上城市的服务网点,10000+专业工程服务师,支持PC、电话、微信等多种咨询渠道,并且还有90后高颜值新妹技术团队,联想服务公众号定制小新专区等特色服务,能够免去用户的后顾之忧。

价格方面,新款联想小新Air 14 2019依然延续了较高的性价比,目前仅需支付200元定金就可以享受4999元的到手价,5000块就能拥有十代酷睿、12GB双通道内存、512GB SSD、72%NTSC色域以及小新Air 14 2019的优秀模具,这性价比不用我多说了吧?

新款联想小新Air 14 2019预售链接:

官网:

(7250372)

4.LG中央空调故障代码表

故障代码CH

故障名称

故障代码CH

故障名称

01

室内机回风温度传感器

50

室外机三相电缺相

02

室内机进口管壁温度传感器

51

过容量保护

03

线控器与室内机通讯不良

52

通讯不良 (变频板→主板)

04

排水泵故障

53

通讯故障 (室内机 →主板)

05

室内外机通讯不良

54

室外机电源相序错误

06

室内机出口管壁温度传感器

57

通讯不良 (主板 → 变频板)

07

室内机运行模式不正确

59

不同型号副机混合安装

09

室内机 程序板 不良

60

变频板 程序错误

10

室内机 直流电机检测故障

62

变频板 散热板 过热保护

11

室内机部分传输错误

65

功率模块散热板温度传感器不良

21

变频压缩机过流保护

67

室外机风扇锁死

22

过电流

70

定速压缩机电流检测传感器错误

23

变频压缩机直流驱动电压不足

71

变频板输入电流检测传感器错误

24

系统高压压力保护

73

输入瞬间过电流错误

25

高电压 / 低电压

75

风扇板电流检测传感器错误

26

变频压缩机启动失败

76

风扇直流电路高电压错误

28

变频板 直流电路高电压

77

风扇过电流错误

29

变频压缩机过电流

78

风扇电机霍尔传感器错误

32

变频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

79

风扇启动失败

33

定速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

86

主板程序错误

34

高压运行压力过高

87

风扇板程序错误

35

系统运行压力过低

104

室外机之间的不能正常通讯

40

CT电流过低

105/108

主板与风扇板之间的通讯不良

41

变频压缩机排气温度传感器损坏

106

主机风扇电机过电流保护 (风扇模块故障)

42

低压压力传感器故障

107

主机风扇电机的电压低

43

高压压力传感器故障

113

室外机液态冷媒管传感器故障

44

室外机环境温度传感器损坏

114/115

主机 过冷却进/出口 温度传感器故障

45

主机冷凝器 A温度传感器损坏

151

四通阀动作不良

46

系统回气温度传感器损坏

173

定速压机的异常启动

47

主机定频压缩机排气温度传感器损坏

193

散热片过热

48

主机冷凝器 B温度传感器损坏

194

风扇板温度传感器错误

49

室外机电压检测传感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品牌家电维修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3x1.com/weixiu/kongtiao/565890.html

作者: baixiuhui1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079759494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96457109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