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空调维修

大正集成灶电脑板故障(大正集成灶维修)

本文目录一览 1.父母多动手 孩子更聪明(4)嵌入式燃气灶换开关教程(图文版1) 2.日本大正十一式轻机枪有多…

本文目录一览

1.父母多动手 孩子更聪明(4)嵌入式燃气灶开关教程(图文版1)

1、准备一个新开关。

2、准备工具。

3、取下灶头盖。中间那个小盖需要用锤子撬下来。注意柔和用力,换着位置撬。

4、取下来的盖。

5、取下盖后的灶头。

6、取下盖后的全貌。

7、卸下这三个螺丝,取下压片。

8、取下点火开关旋钮。直接往上拔就拿掉了。取下旋钮下面的防尘罩。

9、

取下旋钮下面的防尘罩。

2.日本大正十一式轻机枪有多差?供弹全靠弹夹,故障毛病一箩筐

谈起二战时期的轻机枪,估计大多数人会想到BAR自动步枪、ZB-26轻机枪、DP轻机枪、约翰逊轻机枪等等,这些都是在二战中颇具盛名的轻机枪,要分个优劣高下是不太容易了。但如果要评一款最差的轻机枪,那估计很多人都会想到日本的大正十一式轻机枪,也就是所谓的歪把子机枪。这种轻机枪在二战时期别说鬼子不待见了,就算是缺枪少弹的游击队看见都不稀罕,属于人见人烦的垃圾货。

那么,为什么大正十一式轻机枪不招人待见呢?简单说就是这枪身上但凡能有一个优点,那也不至于一个优点都没有啊。

有关于大正十一式的研发过程是一个非常繁琐的故事,简单说就是当初日本根本没想过制造轻机枪,他们是歪打正着搞出了轻机枪。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日军的重点的是把重机枪进行轻量化设计,这在当时也算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思路了,各国都有进行类似项目。在1916年成功的将大正三年式重机枪做了轻量化处理,得到了一款重达11公斤的机枪,日本将其称之为轻量型机枪。

此后日军又在这种轻量型机枪上不断改进,直至1919年制造出重达8公斤的改进型轻机枪,1920年又设计出了使用旋转弹舱供弹的甲号轻机枪。如果按照正常的发展路线,那么日本很快就该点出真正的轻机枪了,起码也得是研发出一款勉强能用的轻机枪,哪怕是研发出个绍沙轻机枪也行呢?但我们都知道日本人研发东西,不出意外那是不可能的,于是日本陆军找了个非常不靠谱的额玩意来研究轻机枪——南部麒次郎。

南部麒次郎何许人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了,如果有陌生的那就想想日本那个自杀都不靠谱的南部十四式手枪就行,那玩意儿就是他研发出来的。这南部麒次郎连造手枪都只能造出个王八盒子来,日本陆军让他来研发轻机枪,这多少脑子是有点大病了。最终在经过南部麒次郎的一顿折腾之后,日本陆军在1922年得到了一款采用气动式设计,枪管配备有螺旋散热片,可使用与有坂三八式步枪相同的6.5×50毫米步枪弹和标准五发弹夹的轻机枪,也就是倒霉催的大正十一式轻机枪,俗称歪把子。

严格来说,大正十一式轻机枪是一款非常有特点的轻机枪,轻机枪这东西弹药装具在它出现前无非是弹匣、弹链,了不起你也就是上弹盘呗,结果大正十一式搞了个弹斗和弹夹出来。南部麒次郎设计了被称之为“压弹机”的弹斗,开放式弹斗一次可以压入6个标准弹夹,使其子弹达到30发。在机枪射击时,弹斗上方的盖板会向下施加压力,确保最底层弹夹耗尽弹药后,能够将弹夹条通过压弹机底部排出,而上面弹夹会因重力下降进入输弹位置。

说白了吧,那弹夹是三八式步枪上用的,你把6个这样的弹夹都压进弹斗里,这就相当于是别家机枪里面塞了个弹匣进去。南部麒次郎搞出这么个玩意是为了达成弹药通用的目的,尤其日本陆军希望可以直接把步枪弹夹塞进轻机枪,所以南部麒次郎就挖空心思搞了这么个奇思妙想。当然了,这玩意一点都不好用,但日本陆军自己觉得特别开心,所以这大正十一式也就顺理成章的下发给了部队。

然后,南部麒次郎就收获了一连串的骂声,日军士兵纷纷咒骂南部麒次郎和日军高层,原因是这个大正十一式实在是太招人膈应了。远了先不说,那个开放式弹斗就属于坑人货,开放式弹斗会导致内部进入过多灰尘,进而导致抛出弹壳的过程非常不顺利,很容易就会出现卡壳的问题。虽然操作手册上宣称只要往弹斗里加润滑油即可,但实际情况是油加灰尘等于更严重的卡壳,非但不能解决卡壳问题,反而带来了更严重的故障。

此外,这破枪的双脚架设计的太高了,机枪手操作这破枪的时候基本等于探出半拉身子。咱先不说这个姿势舒不舒服,长时间保持后会不会身体僵硬,这光是在战场上就不是多靠谱的事情,生怕敌人找不到机枪手的位置是吧?

大正十一式的射击精度也是问题,因为瞄准基线偏右侧,所以这机枪的枪托自然也就是歪的。原本这个设计是为了方便射手射击,可结果却导致连续射击时出现射击偏向的问题,整个射击精度直线下降。虽然可以靠机枪手不停修正弹道来缓解,可射击效率却因此大幅度下降。

需要注意的是,大正十一式的射速其实非常低,虽然南部麒次郎宣称每分钟射速为500发,可实际上每分钟低于120发。一方面固然是因为繁琐的上弹装填过程所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枪管无法承受高温所致。大正十一式采用的是螺旋散热片,其散热效果基本是聊胜于无,而大正十一式的枪管非常粗劣,在散热不佳的情况下连每分钟120发的射速都经不起。

而让所有使用大正十一式的人吐血的事情在于,这破枪的枪管是不可拆卸的整体式枪管,无法做到快速更换枪管,一旦过热就需要等其自然冷却,若受损则需要返厂大修——多半是修不好的。考虑到其枪管粗劣的材质和差劲的散热,大正十一式不出现过热损毁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这种不可拆卸的枪管则造成了战场大正十一式频繁出现火力中断,别问,问就是枪管过热了。

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南部麒次郎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弹药通用这个设计,可实际上大正十一式和三八式步枪的弹药压根也不通用。三八式步枪使用的是有阪6.5毫米步枪弹,理论上大正十一式使用的也是这种步枪弹,可因为大正十一式的枪管和枪机无法承受标准的有阪步枪弹,所以它实际采用的是减装药弹。这种减装弹药通常会在包装盒上印有“G”作为区分,只能提供给大正十一式轻机枪使用,标准的有坂三八式步枪也无法使用这种子弹。

说白了,大正十一式的弹药通用、减轻后勤负担就是句屁话,日军的后勤负担非但没能减少,反而还因此大幅度增加了。

毫不客气的说,大正十一式真的就是没有一点缺点,浑身上下就没有一个地方不是缺点的。日本陆军的步兵操典上写满了有关于大正十一式的故障排除方法。而游击队也颇为厌恶大正十一式,因为这破玩意的弹药相当不易获取,要是一个不小心误用标准的有阪步枪弹,那闹不好还要炸膛呢。故此,大正十一式成功评上了二战最差轻机枪的宝座,成为了敌我双方一致厌恶的垃圾存在。

3.他们的任务:定时敲门

肖万成手机里存有帮扶队员的电话

▲帮扶队员上门慰问孤老肖万成

帮扶队员和孤寡老人黄定源拉家常  美国著名影星威尔·史密斯主演的经典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取材于真实故事,其温馨励志的元素感动了全球无数观众。  在南岸区的公租房小区城南家园,也时常发生“当幸福来敲门”的事。不过,主演却是一群共产党员带领的物业服务人员。他们当然没有威尔·史密斯那样蜚声世界的影响力,但他们的爱心举动,同样让人感到温暖和温馨。  “帮扶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定时上门问候孤寡老人”  “肖爷爷,你在家没有?一会我们来看你。”22日下午,阳光不错,位于南岸区的重庆新大正城南家园物业服务中心4组团6栋管理员许安玲,给3单元9-13的孤寡独居老人肖万成打电话。要过年了,许安玲准备上门给肖万成收拾收拾房间,顺便问问他还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75岁的肖万成和30岁不到的许安玲非亲非故,为何却亲如一家?这源于城南家园物业服务中心成立的党员帮扶队伍。  位于南岸区的城南家园曾是重庆规模最大的公租房小区,80余栋住宅楼居住有3万多户、10余万居民,其中老年人占了2万多。城南家园物业服务中心负责人谢晓丽告诉记者,这里居住的部分老年人条件不好,有的甚至无儿无女,单身无人照顾。“城南家园曾经发生过一位独居老人在家里出现意外的事情,好几天后邻居才发现。”谢晓丽说,这些孤寡老人需要关爱,也需要我们帮助他们改善生活质量。  从孤寡老人的迫切需求出发,去年开始,城南家园物业服务中心组建了一支孤寡老人帮扶队伍,全面梳理3万多户住户信息,建立孤寡老人信息台账,建成孤寡老人结对帮扶制度。  记者在城南家园物业服务中心看到了这份台账,上面写明了48位老人的房间号、年龄、联系电话、居住情况等信息。其中,年龄最大的孤寡老人已达95岁。  谢晓丽告诉记者,进入信息台账的孤寡老人都是在70岁以上、无儿无女单身居住的老人。“帮扶队伍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定时上门问候孤寡老人,最大力度确保能及时为老人们提供必要的帮扶服务。”  “吃饭没有?最近身体怎样?小区有什么新鲜事?……就是几句简单的问候。”谢晓丽说,定时上门问候很简单,但这几句问候能让我们了解这些孤寡老人每天的生活状况,同时也能给他们的晚年带来点些许温暖。  “在我们帮扶他之前,他难得找到一个可以说话的伴”  具体怎么帮扶?谢晓丽介绍,帮扶小组以物业服务中心22名党员为带头人,1个帮扶小组除了1名党员,还有1名管理员、1名保安和1名维修师傅。“按照要求,帮扶队伍要定时上门问候老人,了解老人的生活状况和需要;楼栋管理员要定时上门为老人整理一次房间卫生,陪老人聊聊天。此外,物业服务中心每月还为老人组织一次文体健身活动,每年要为孤寡老人过集体生日,节假日上门慰问等。”  何衍秀是对口帮扶肖万成的物业中心的一名党员,肖万成的手机里存的号码不多,但何衍秀、许安玲的电话他记得很清楚。  采访当天,由于何衍秀病假没上班,记者随许安玲一起走进肖万成的房间。刚进门时,老人还特意问起了何衍秀的情况。  记者在肖万成单间配套的家里看到,房间里堆满了衣物、被子、纸箱,还有电饭锅等一些小家电。许安玲给老人叠了衣服和被子,把一些废弃物品归类,检查了房间的电路,对房间内容易引发安全隐患的物品在征得老人的同意下进行了清理。  “肖爷爷的岁数和我爷爷差不多,他无儿无女,亲戚也来往得少,很多时候老人挺无助的。”许安玲说,和他熟悉了后,发现老人家的话其实挺多的,就像自己的爷爷一样。“在我们帮扶他之前,他难得找到一个可以说话的伴,经常坐车去他原来居住的望龙门找熟人聊天。”  “经常盼着他们来敲门,感受他们带来的温馨和幸福”  “虽然我身体很好,但这些小妹妹想得很周到。”肖万成告诉记者,自己岁数大了,有时候家里电灯坏了没办法换。打电话给小何、小许她们,一会儿维修员就上门了。“灯泡自己买回家后,他们帮忙安装,不收一分钱。”肖万成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有时提个大件的东西有点恼火,这些帮扶小组的年轻人看到后,都会主动上来搭把手。”肖万成说,要过春节了,小许说要给他打扫一下房间卫生,干干净净过个新年,“这不,今天又来了,还和物业中心的领导提了大米和油送来。”  “虽然我一个人住,虽然我岁数大了,但我还动得了,能干一些事。但他们仍然经常来帮我,非常热心。”同样感同身受的还有该栋一单元20楼的帮扶对象黄定源。71岁的黄定源满头银发,不过身体还算硬朗,一个小家收拾得干净利落。  “物业中心的帮扶队伍做了不少好事,入户拜访、慰问老人,过年过节送礼品,还帮我们维修家具、家电,检修线路。”黄定源说,感受到这些关心和问候,晚年生活不至于太冷清和单调,“经常盼着他们来敲门,感受他们给我带来的温馨和幸福。”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何浩 摄影报道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文章来源:人民网本地站)

4.河南年产值6亿元“锦鲤村”村民不懂啥是“转发锦鲤”,一条曾卖到100万

新京报讯(记者 张羽)太多人经历过这两年“转发锦鲤”的刷屏,象征对好运的向往。而在位于河南南阳市镇平县的向寨村,村民不用“转发锦鲤”,也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因为在这里锦鲤就是人们的日常。这里家家从事观赏鱼养殖,全村2000多亩鱼塘,六成以上是各类锦鲤,年产值高达6亿元。家庭小户每亩进账1万到2万元,养殖大户每年平均净收入200多万。在“锦鲤村”,每一批精品锦鲤的诞生背后,都是残酷的优胜劣汰,回报也是优厚的,单条锦鲤最高曾卖到100万元。

沉浸在鱼塘里的村落

随着饵料被投向鱼塘,鱼儿争先恐后朝着食物的方向聚集而去,平静的水面变得喧闹不堪。但与其它水产养殖村不同的是,水面上密密麻麻的不是普通的草鱼、鲤鱼、鲶鱼,而是一条条色彩斑斓的锦鲤,让整个水面变成了彩色画面,在冬季萧瑟的广大村庄里,这是只属于向寨村的惊人景象。

冬季天冷,需要用饵料吸引锦鲤上浮。新京报记者张羽摄

位于河南省南阳市西部的向寨村,多年来以观赏鱼养殖闻名。在当地出租车司机眼中,去向寨村的肯定是“买鱼的客人”。从地形上看,向寨村所在地区的北部、东部均有山地包围,而从水系分布上,南水北调的中线工程从这里穿过,若再向南200公里,则是河南与湖北交界处的丹江水库。

看似水资源丰富的向寨村,在观赏鱼养殖产业的发展上,却经历了至少两代人的打拼。今年刚37岁的向寨村村支书李长彦,从事观赏鱼养殖销售生意已有17年时间。他告诉新京报记者,就在大约30多年前,向寨村仍是一个以小麦和玉米作为主要耕种作物的小村,历史上更从来没发展过渔业。如今,在这个不过2300余人的村子里,家家养鱼,村内的鱼塘面积超过了2000亩。

“记得从80年代开始有外出打工的村民把金鱼带回村里,趁着农忙之余养,养大了带到县城与市里卖,结果卖得确实不错,乡亲们看这个能挣钱,也就一家家开始学着养鱼”。李长彦记得很清楚,小时候常能看到乡亲用塑料袋盛满水,里面装着小金鱼,打好氧气后系紧绳子,一个个打包好的塑料袋被放进背包和大行李袋中,“骑三轮、骑摩托,到县城的商场、公园门口,直接就地摆摊卖金鱼。”

养鱼的村民越来越多,直接改变了村庄的形态。不知不觉中,那些原本种植小麦和玉米的土地,全变成了一片片鱼塘,有深有浅、有大有小,挖出的土被垒到鱼塘四周,形成纵横的小路。

“大约到了2014年,村内2000多亩的土地就基本全变了鱼塘,现在能看到的少数种着庄稼的地,都是因为有祖坟没被使用,加起来的面积也就几亩,2300多名村民,除去儿童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外,都在和观赏鱼打交道,有些人还跑到邻村租土地扩大养殖规模。”

每年6亿元锦鲤游进向寨村

如今,向寨村在整个河南都以“锦鲤”俩字出名,甚至被称为锦鲤之乡。事实上,向寨村的鱼塘内包含着锦鲤、金鱼等各类观赏鱼品种,而锦鲤在向寨村首次出现,大约是14年前。

李长彦第一次见到锦鲤是在2005年,他在一位锦鲤爱好者的家里见到了这个新鲜物种。“能看出来是鲤鱼,但以前见到的鲤鱼都是那种青色的,像锦鲤这种身上带红色、黑色花纹的,当时是第一次见”。更令李长彦印象深刻的,是它们的价格,那时一条普通观赏金鱼的价格平均只有几毛钱,好点能卖到2块钱一条,相比之下,2005年一条锦鲤的零售价格已经达到三位数,“一条小鱼100多块,还有人愿意买,我立刻觉得这个生意能做”。

从这位锦鲤爱好者手中,李长彦买下了向寨村第一批锦鲤,拿到自己的鱼塘中繁育。这一年,他已经从事金鱼养殖4年多时间,但在锦鲤上,李长彦的养殖尝试失败了整整3次。直到2008年年末,锦鲤成活率才基本得以保证,在卖出那一批的鱼后,李长彦赚了近10万元。

当时,他的鱼塘规模仅有10亩。有了资金后,李长彦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再加上租用邻村的土地,14年,1000亩鱼塘规模形成。紧随李长彦,越来越多的向寨村村民养起了锦鲤,毕竟这是一个利润足够高的生意。

李长彦的养殖场目前规模达1000亩。新京报记者张羽摄

村民李伟进入行业很晚,从去年夏天才开始从事观赏鱼养殖。可就这一年多的时间,自家7亩多的鱼塘一共赚了8万元。而在养鱼之前,李伟主要靠在县里打工维持生活。由于手有残疾,他所从事的工作也相对简单,过去每月下来工资不过2000元。

“10年前我养过金鱼,可一年下来赔了好几万,就不敢继续养了,去年年初,村里号召外出打工的青年回来一起创业养锦鲤,还提供养殖和网店经营的指导,能够保证足够的成活率。”李伟表示,由于自己是第一次养殖锦鲤,也出现了死鱼的情况,如果能够避免这部分损失,自己过去一年至少还能增加3万元左右的收入。

据李长彦估计,锦鲤在如今向寨村的养殖中,至少占到了六成以上。大户每年净利润能达到200多万元,而家庭小户养殖,每年每亩池塘都能获得至少一两万元的净收入。每亩池塘中,根据锦鲤体格大小不同,养殖的金鱼规模也有所不同。60公分的大锦鲤,一亩鱼塘可以容纳300条,而20至30公分左右的锦鲤,则是2000条左右。若以更小的单纯育苗计算,每亩鱼塘至少有10000条锦鲤。

李长彦的鱼池,其中的锦鲤多是60公分、品相较好的壮鱼。新京报记者张羽摄

如今单纯以产值估算,李长彦表示每年村内的产值为6亿元左右。

锦鲤批发按斤卖 最贵单条一百万

锦鲤价格参差不齐,甚至可以说是天差地别。真有爱好者或企业愿意为天价锦鲤买单,而对多数购买者来说,买锦鲤则是图个好运气,为家中或一些固定场所增添一些喜庆颜色。

当下支撑起向寨村锦鲤产业的多是大批量线下销售。通过城市、县城的批发商以及一些景区开发商的批量采购,锦鲤从向寨村游向全国。

批发的锦鲤价格论斤卖,从最低每斤20块钱到最高每斤上千元,价格根据品质不同而定。而据多位村民透露,批发走的锦鲤多出现在城市的观赏鱼店铺,在批发价上的基础上,由商贩加价后进行二次、三次转卖。一些个人爱好者、个体企业则是通过线上渠道直接找到养殖户,购买精品锦鲤,价格从每条几千元到每条几万元不等。

锦鲤的高价与成本直接相关。相比普通观赏鱼,锦鲤对饲料和环境的要求更高。“养普通的金鱼,饵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在30%左右,养锦鲤的话,饵料蛋白质含量要到40%,同样一亩鱼塘,整个成本就增加了一倍”,李长彦表示。

不同花色、品种的锦鲤。新京报记者张羽摄

除此之外,用来繁育锦鲤的种鱼价格更惊人。为了保证锦鲤的品质,养殖户往往需要花高价购买品相优秀的种鱼。而在自己培育出精品后,这部分锦鲤也会被留下用于未来的繁殖。普通金鱼品种一般一条种鱼的价格在300到500元左右,而锦鲤的种鱼价格一般都在20万元到30万元不等。据李长彦透露,2016年自己曾从国外进口多条精品锦鲤,最低16万元,最高的一条则是25万元。

2018年,李长彦养殖了近7年的一条锦鲤在网上拍出了超过100万元的价格。这是他养殖锦鲤以来卖出的最贵锦鲤。而据媒体报道,在今年2月举行的“全日本综合锦鲤品评会”上,获得第一名的锦鲤以2.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223万元的史上最高价格被拍下。李长彦说,锦鲤销售出现百万元级别的太少,对个人爱好者来说,万元级别的精品锦鲤需求量最大。

精品鱼繁育如同赌博 最怕“长残了”

如同金字塔一般,能够站到顶层的精品锦鲤少之又少,稀缺性是天价出现的主要原因。李长彦说,从每一批鱼苗开始繁育,最终能够作为商品锦鲤卖出的大约只有30%。在养殖户眼中,这不足三成才是能够带来利润的锦鲤,精品则只能靠运气。事实上,能做到这一数字的养殖户并不多。李伟说,自己在养殖中,只能保证10%到20%左右的成品率。

如何评判一条锦鲤的品质?从事锦鲤销售的海春双告诉记者,花纹与体型是最基本的判断依据,有些锦鲤爱好者还会根据锦鲤的泳姿、鱼尾的形状等细节进行挑选评价。

由于锦鲤起源于日本,目前的锦鲤市场上,日本锦鲤品种也最受欢迎,此外还能见到德国锦鲤、中国台湾地区的龙凤锦鲤等。但说起品种以及评判标准,日本锦鲤养殖行业最具话语权。

根据花色不同,锦鲤可以分为红白、大正、昭和三种。其中,红白锦鲤的白色鱼身上呈现红色花纹,而大正锦鲤、昭和锦鲤则可以看见白、红、黑三种颜色。这三种锦鲤培育历史最为悠久,市场接受度也更高,被冠以“御三家”的称号。

“目前在锦鲤的鉴赏上,主要是以日本爱鳞会的13种大类分法,除了红白锦鲤、大正三色、昭和三色之外,大家喜欢的还有通体金黄的黄金锦鲤,头部有一块圆形红斑的丹顶锦鲤”。据海春双介绍,根据各个锦鲤的斑纹颜色、形状、分布位置,以及鱼身是否有鳞,13个锦鲤品类下又能分出100多个不同品种,“一个品种应该长成什么样,都是有几条固定的标准,养殖户做的就是根据标准不断筛选。”

每年4、5月开始,锦鲤陆续产卵。孵化后的一个月左右时间,长成小鱼苗的锦鲤将开始面对层层筛选,直到锦鲤被最终卖出前,这种筛选从未间断。

“比如丹顶锦鲤又叫鸿运当头,根据这种锦鲤的标准要求,首先要看的就是头上有没有明显的红色圆形斑纹,有红纹就说明长大后有潜力成为精品,养殖户会给予更多关注并立刻分开养殖”。在村民的期待中,锦鲤越长越大。它们有的身形越来越胖,有的则身形消瘦,有些按照既定的标准生长,还有的则会突然长出异色鳞片。每一次的筛选下,锦鲤都会进行一次分化。

“一个池塘里,可能最终只能出一条精品鱼,甚至可能一条没有,其余的鱼其实都算是牺牲品,稍好一点的就批发卖出”。对于淘汰后的锦鲤,李长彦表示有些会进行放生,有些则直接在小鱼苗时期被养殖户当成饵料卖给大鱼养殖户。

一条精品锦鲤一般3年成型,此时被称为壮鱼,平均长度在60-70厘米。那被选出的潜力锦鲤就一定会越长越漂亮吗?海春双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这种不确定性使得精品鱼的繁育如同赌博,有极大的运气成分。“就像人一样,可能本身很好看,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可能会吃胖、秃顶、长残,锦鲤也是,可能繁育一段时间后长残了,反而还不如之前的品相”。

至于整个繁育过程中的人为因素,海春双表示则主要以控制体型、维持色斑,前者依靠饲料投喂管理,后者则是通过露天养殖保证紫外线的吸收以维持鳞片色彩。

普通锦鲤掉价 而好鱼更贵不愁卖

微信朋友圈“转发锦鲤”这两年带来的话题与关注度,让这个原本存在于观赏鱼玩家圈子里的品类,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养殖户发现,市场的需求在近几年仍不断上升。

向寨村村民任仲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跟着父辈养鱼,并在2000年就开始了自己的渔场经营,对市场的变化相当熟悉。“2010年之前卖的基本都是各类金鱼,锦鲤的订单也就占5%到10%左右,但这几年至少能占到一半以上”。任仲良说,虽然生意好做,可锦鲤的养殖和销售很难说是一项稳赚不赔的生意,毕竟是活物儿,死伤难免。

“过去养殖技术跟不上,基本都是放养,经常出现一池子鱼死了一多半,但就是只卖剩下的一部分,还能有不少利润,因为市场供小于求”。任仲良告诉记者,早期在锦鲤销售中,批发商都是先挑走一些好品质的锦鲤,而品相不好的一般留到最后。

“按道理说咱一批鱼里,好的按50元一斤卖,次一点的应该是30元、20元,结果卖到最后,需求还是很大,市面上的鱼基本都卖光了,很多人甚至发现最后剩的次品碰巧了能比好品质的锦鲤卖得都贵,这就造成了很多人觉得锦鲤赚钱,都开始养。”

一个很明显的变化是,过去到了年底,养殖户的鱼塘里基本都已清空,如今则是一年四季都有充足的锦鲤供应。那养锦鲤的人多了,会不会出现卖不出去的情况?任仲良表示,其实许多养殖户之前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也因此每年的养殖量上都不敢增加过多。最终的结果却是,订单依然不断,锦鲤年年不愁卖。但变化不是没有,任仲良发现这两年的趋势是,普通锦鲤的价格有所下降,而精品、高端锦鲤的价格却越来越贵,乃至出现了天价锦鲤。

“2015年价格一般就是每斤30元到50元,而且好鱼坏鱼之间价格差别没那么大,现在的价格一般就是每斤20元,从总体上看,现在的锦鲤肯定是要比过去的品质水平高得多,30元一斤的,过去至少能卖到50元一斤。”

村民不会“转发锦鲤”

对于观赏鱼行业已发展30多年的向寨村来说,锦鲤是最司空见惯的东西。它代表的也只是观赏鱼的一种。包括村支书在内,他们中多数人并不明白“转发锦鲤”能代表什么,更不知道明星杨超越是什么梗,有人甚至从颜值上还“鄙视”了锦鲤一番。

“你要买鱼是吧,村子里好多人都养,顺着这条路走能看见很多”,一位在村内经营小卖部的村民告诉记者。当被提到锦鲤二字时,他表示很多人来买,但从自己的审美上看,却并不喜欢。在他看来,相比颜色各异、形态各异的金鱼、草鱼,锦鲤无非是更贵些。由于年纪大了,自己不从事养殖工作,可他对于观赏却有着十分“复古”的看法。“我还是喜欢金鱼,鱼头的形状有特点,有些是鱼尾好看,不像锦鲤,都是一个胖长条的,都一个样子。”当被问起如今锦鲤的象征时,他也并不清楚。只觉得这种鱼好养活,才被这么多人喜欢,“金鱼更难养,但像锦鲤的话,不怎么喂它都能一直活蹦乱跳的。”

不只是村民,就连从事观赏鱼养殖工作20年的任仲良也属于“佛系养锦鲤”。能随时看出一条锦鲤价值的他坦言,自己养殖的锦鲤基本都是“小众款”,“平常要是发现一条花纹少见的,基本我就带回去养,卖肯定是卖不出好价格,因为不符合爱好者心中的标准,谁来家里看到喜欢,就直接送了,也算不上珍惜。”

鱼美村不美 锦鲤村“富”得不明显

每年6个亿的产值,从收入上看,向寨村本应是富裕村的代表。但走在村中,村庄的道路、建筑却很难给人这种感觉。

记者在向寨村内看到,许多村民的住房并不算“光鲜亮丽”,更为反差的是村子的道路,一场小小的冬雨之后就显得比较泥泞,路面也不算平整。在鱼塘与房屋建筑的“夹击”下,道路显得很窄。

去年开始任职村支书的李长彦承认,村容村貌其实是之后向寨村发展的一个重点。在他看来,30年间不断挖出的鱼塘,在一定程度上确实限制了村路的拓宽。“鱼塘大小不一样,深浅也不一样,有的甚至不是方方正正的四边形,改造道路、修建房屋,都需要和已有鱼塘养殖户进行协商,整体的规划会非常复杂。”

鱼塘在向寨村中随处可见。新京报记者张羽摄

作为村支书,他希望在提升村容村貌之后,能够将锦鲤与旅游相结合,为村子谋求更多的发展路径。而作为锦鲤养殖场的负责人,他希望能够不断提升精品锦鲤的养殖。在他看来,国内的锦鲤市场依然以量为主,整体的品质和单价其实还属于较低的水平。从去年开始举办的镇平县锦鲤大赛,则是希望养殖户多多参与,未来能走出向寨村,与全国更多养殖户交流。可惜多数养殖户的兴致并不高,锦鲤于他们也仅仅是一个赚钱的营生。

采访时,向寨村许多小货车忙碌地进进出出,除了批发商,不少小货车拉走的是养殖户在网上销售的单只锦鲤。虽然向寨村在锦鲤养殖上起步很早,但大规模网上售卖却是近两年才开始。即使是从事这个行业已近20年的任仲良,经营网店生意的同时,也在休息时间开起了网络直播,内容自然都是锦鲤。他觉得,既然网络话题带火了锦鲤,当然要主动接触网络,“很多东西都是火一两年就结束了,现在网上经营的订单也多了,没准之后线下的单子真就越来越少,大家都得提早做准备。”

任仲良如今也会直播带货。新京报记者张羽摄

新京报记者 张羽

编辑 穆祥桐 校对 郭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品牌家电维修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3x1.com/weixiu/kongtiao/567699.html

作者: baixiuhui1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079759494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96457109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