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空调维修

奥斯特冰箱故障码(奥特斯冰箱显示ff)

本文目录一览 1.《全面战争:战锤3》双极难基斯里夫171回合 分享一点心得 2.物理40几分的你,这些都是寒…

本文目录一览

1.《全面战争:战锤3》双极难基斯里夫171回合 分享一点心得

作者:NGA-是皮皮崽

通关奖励(丑萌的比拉克手办)

个人对女沙皇的理解,战役难度极难,战斗难度简单。因为有战役目标,失败了是不能继续游戏的(坏档+1),主队必须经常出去做任务,所以高难度下最好不要扩张打法,没有强力盟友,很快就会被几家恶魔平推。

战役方面,楼主的思路是不要北上(坏档+1),开局打完教学战, 直接召两个回合弓手南下,先灭大众脸吸血鬼,曼光头大概率会出去打斯提尔领,这时候可以直接打希尔瓦尼亚主城(可以弓手白嫖),也可以打了曼光头再去。

打下希尔瓦尼亚之后(运气好斯提尔领也是你的)再北上把任务做了,打下来的城都卖给奥斯特马克(没和北佬开战,不会丢),然后蹲家里憋满编冰雪卫。这时候差不多第一次裂隙,推荐色孽(拔不拔剑都可,拔剑多3-40回合,不过为了爽肯定要拔啊)。

之后就没啥好说的了,打了食人魔拿板边所有城市,周围帝国矮人全部结盟,开始人造帝国长垣(其实就是种土豆)。留两队精兵守家帮帝国和矮子把城市抢回来,烧了的种上再卖给他们(还能赚钱你敢信)。

主队就做任务就可以了,后面救了老爹把和邦神棍的城全给他。总而言之就是和恶魔亲王和恐虐打拉锯战,板边那几个行省够养你几个满编,而且基本很安全(三级墙就可以不管裂隙了),大肆扩张收益很低且不好防守,一旦失守对经济打击很大。

最后几个回合无脑过回合打终局战就完事了。

战斗方面,推荐事务官聚怪、冰雪法大招、冰雪卫射爆的打法,除了打奸奇(有远程偶尔能偷你几下)基本都是0战损。

女王拔剑有5-60点特保,加上冰箱不存在扛不住的情况。

队伍配置冰雪卫阔剑建议4-6队站前排,双刀的8-10队站后排,剩下一个冰雪法领主(普通领主就多带个冰雪侍女)、两个神棍(不建议两个以下,回血不够,多了招募额不够)、3只熊一起聚怪,

活用冰雪法的减速配合熊神祭礼技能减速漏过去的骑兵和飞行兵,基本是碰不到你的后排的,即使碰到了,抵御冲锋的雪卫也完全扛得住,主队随便打两个满编,副队只要不是碰对面主队操作好也可以。

副领主都先跟着主队练级,一律推荐点完法术线和蓝线后再带兵,点出减损耗加上神棍的减损耗后期基本烂地随便走,减维持费和闪击战(虽然要3个点,但是后期恐虐和恶魔亲王3 4个满编来围城你就知道多重要了,而且现在是50级上限,完全不耽误点别的)必点。

总的来说,女沙皇玩起来很折磨,但也是系列里最贴近背景里恶魔灭世的玩法了,就是万国来草,杀不完的恶魔,玩起来代入感十足。想统一世界,问过四神了吗?

最后,祝大家武运昌隆,For Kislev!Forthe bear god!

2.物理40几分的你,这些都是寒假物理必背知识点!

这些点,你们都知道了么?

一、记住的常量

1.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c=3× 10^5Km/s=3×10^8m /s。光在其它透明物质中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都要慢

2.15℃的空气中声速:340m/s,振动发声,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一般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3.水的密度:1.0×10^3Kg/m^3=1g/cm^3=1.0Kg/dm^3。

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水的沸点:100℃,冰的熔点O℃,

水的比热容4.2×10^3J/(Kg·℃)。

4.g=9.8N/Kg,特殊说明时可取10 N/Kg

5.一个标准大气压=76cmHg==760mmHg=1.01×10^5Pa=10.3m高水柱。

6.几个电压值:1节干电池1.5V,一只铅蓄电池2V。照明电路电压220V,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7.1度=1千瓦·时(kwh)=3.6×10^6J。

8.常见小功率用电器:电灯、电视、冰箱、电风扇;

常见大功率用电器:空调、电磁炉、电饭堡、微波炉、电烙铁。

二、物理量的国际单位

长度(L或s):米(m)

时间(t):秒(s)

面积(S):米^2(m^2)

体积(V):米^3(m^3)

速度(v):米/秒(m/s)

温度(t):摄氏度(℃)(这是常用单位)

质量(m):千克(Kg)

密度(ρ):千克/米^3(Kg/m^3)。

力(F):牛顿(N)

功(能,电功,电能)(W):焦耳(J)

功率(电功率)(P):瓦特(w)

压强(p):帕斯卡(Pa)

机械效率(η)

热量(电热)(Q):焦耳(J)

比热容(c):焦耳/千克 摄氏度(J/Kg℃)

热值(q):J/kg或J/m^3

电流(I):安培(A)

电压(U):伏特(V)

电阻(R):欧姆(Ω)。

三、单位换算

1nm=10^-9m,

1mm=10^-3m,

1cm=10^-2m;

1dm=0.1m,

1Km=10^3m,

1h=3600s,

1min=60s,

1Kwh=3.6×10^6J.

1Km/h=5/18m/s=1/3.6m/s,

1g/cm^3=10^3Kg/m^3,

1cm^2=10^-4m^2,

1cm^3=1mL=10^-6m^3,

1dm^3=1L=10^-3m^3,

词冠:m毫(10^-3),μ微(10^-6),K千(10^3),M兆(10^6)

四、公式

1.速度v=s/t;

2.密度ρ=m/v;

3.压强P=F/s=ρgh;

4.浮力F=G排=ρ液gV排=G(悬浮或漂浮)=F向上-F向下=G-F’ ;

5.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6.功w=Fs=Gh(克服重力做功)=Pt;

7.功率p=W/t=Fv;

8.机械效率η=W有/W总=Gh/Fs=G/nF=G/(G+G动) =fL/Fs(滑轮组水平拉物体克服摩擦力作功);

9.热量:热传递吸放热Q=cm△t;燃料完全燃烧Q=mq=Vq;电热:Q= I^2Rt

10.电学公式:

电流:I=U/R=P/U

电阻:R=U/I=U^2/P

电压:U=IR=P/I

电功:W=Pt =UIt =I^2Rt=U^2t/R

电热:Q= I^2Rt(焦耳定律)=UIt==U^2t/R

电功率:P=W/t= UI=I^2R=U^2/R

串联电路特点:

I=I1=I2,

U=U1+U2,

R=R1+R2

U1:U2=P1:P2=Q1:Q2=W1:W2=R1:R2

并联电路特点:

I=I1+I2,

U=U1=U2,

1/R=1/R1+1/R2

I1:I2=P1:P2=Q1:Q2=W1:W2=R2:R1

五、物理学家与贡献

安培: 安培定则(右手定则)

牛顿(力)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色散、经典物理奠基人

托里拆利 托里拆利实验→首先测出大气压的值

沈括 固体传声、磁偏角

奥斯特 电流的磁效应

法拉第 电磁感应现象

欧姆(电阻) 欧姆定律

焦耳(能) 焦耳定律

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原理(浮力) 、 杠杆平衡原理

卢瑟福 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行星(核式)模型

六、概念、规律和理论

1、记住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还是放热。

2、记住六个物理规律:(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2)光的反射定律(3)光的折射规律(4)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5)欧姆定律(6)焦耳定律。记住两个原理:(1)阿基米德原理(2)杠杆平衡原理

3、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形状、地理位置、状态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而重力会随位置而变化。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m,v无关,但会随状态、温度而改变;惯性是物体的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受力与否、运动与否、运动快慢都无关;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只与物质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和温度无关;电阻是导体的属性:与物质种类、长短、粗细、温度有关,与电流、电压无关。

4、科学探究有7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5、物理方法是在研究物理现象得出规律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主要有类比法、等效替代法、假设法、控制变量法、建立理想模型法、转换法等。如控制变量法:在研究问题时,只让其中一个因素(即变量)变化,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如探究I与U、R的关系、探究蒸发与什么因素有关)。等效替代法(如求合力、求总电阻),模型法(如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磁感线,光线),类比法(如电流与水流、电压与水压)。转换法(电流表的原理,用温度计测温度,小磁场检验磁场)

6、电学实验中应注意的几点:①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处于断开状态.②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处于最大阻值状态,接法要一上一下.③电压表应并联在被测电阻两端,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④电流表和电压表接在电路中必须使电流从正接线柱进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7、会基本仪器工具的使用:刻度尺、钟表、液体温度计、天平(水平调节、横粱平衡调节、游码使用)、量筒、量杯、弹簧测力计、密度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测电笔、电能表。

8、传播介质:声音:除真空外的一切固、液、气体. 光:真空、空气、水、玻璃等透明物质

9、常见的(1)晶体(有一定熔点):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

(2)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

10、常见的(1)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

(2)绝缘体: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

常见的导热体:金属,不良导热体:空气,水,木头,棉花等。

常见的新材料有纳米材料、超导材料、记忆合金、隐形材料。

11、运动和力的关系:

①.原来静止的物体:如果a受平衡力:保持静止。b受非平衡力:沿合力方向运动

②.原来运动的物体:如果a受平衡力:保持匀速直线运动.b受非平衡力: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加速运动。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减速运动。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则物体运动方向改变。

物体如果不受力或受平衡力将保持平衡状态,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受力平衡,合力为0;物体受非平衡力将改变运动状态。

12、家庭电路的连接方法:

①各用电器和插座之间都是并联,

②开关一端接火线,一端接灯泡,

③螺口灯泡的螺旋套要接在零线上

④保险丝接在火线上。

⑤三孔插座的接法是左零右火中接地。

3.99个初中物理常考易错点规律总结!(初中生一定收藏可打印)

前几天刚发布了“80个高中物理重难点易错点归纳!”,今天把“初中物理常考易错点规律总结”完整的发布如下,初中朋友们一定收藏!这两次发布的内容完全根据学生常考常错的题型进行总结,非常实用!

这些内容最初在我的头条号“物理毕业班”中曾经全网首发,当时为了便于理解,分成了九次发布,并且加上了很多配图,今天为了更有利于初中生朋友们打印收藏,不再加原来的很多动态图,一次发布全部内容。想理解更深刻的初中生朋友们可以订阅本头条号“物理毕业班”,能看到以往发布的所有内容。

一、“力学”易错点:

1.弦乐器:弦长越短,越易振动,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管乐器:空气柱越短,越易振动,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波形越密集,则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物体的高度”是指重心的高度。

3.机械效率问题:从额外功的角度考虑会更容易解决

机械效率与功率无任何关系。

4.遇到摩擦力问题:

先分清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

若为静摩擦力:由二力平衡求得。

若为滑动摩擦力:取决于正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此二因素不变则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与其他任何因素无关。

5.“运动状态”:就是“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6.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测量大气压大小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7.阿基米德原理公式及其推导公式:F浮=G排= m排g=ρgv排

8.只要看到船,想到漂浮,则F浮=G船

9.计算压强时:注意受力面积——几只脚?几个轮子?

10.面积的各种单位换算、数量级、此类计算易错 。

11.固体压强(容器底部对桌面压力和压强):先算压力,后算压强

液体压强(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先算压强,后算压力。

12.托里拆利试验中,注意水银柱的”高度差”与水银柱的”长度”区别!

13.所有的“吸”和“抽”都是大气压“压”上来的。

14.p=pgh只适用于“液体”和“柱体”; p=ρgh中的h为竖直方向的深度。

15.杯子底部所受压力等于底面“正上方”液体产生的压力。

16.打针:活塞推动液体流入

打吊瓶:(大气压原理)吊瓶到针管的竖直高度不低于1.3m,使之在针管处产生的压强大于血液压强。血液压强比瓶口处的压强(一个标准大气压)大1.3m水柱产生的压强。

伤口流血:内部血液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

献血:内部血液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

17.“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水舱进出水)实现上浮下沉的

“鱼”是靠改变自身所受浮力(改变自身体积,鱼鳔进出空气)实现上浮下沉的。

18.求浮力:

(1)若漂浮或悬浮则直接根据F = G计算。

(2)若有弹簧测力计测则根据称重法F浮 = G-F拉计算,

(3)若知道密度和体积则根据 F浮=ρg v计算,

(4)若告诉排水量则根据F浮=m排g计算

19.易错点一:力与力臂没有画垂直。

动力阻力应该永远与力臂垂直,但与杠杆不一定垂直。

20.易错点二:力的作用点没有画在杠杆上。

动力的作用点与阻力的作用点、包括支点都在杠杆上。(三点共杆!)

21.易错点三:最小动力不会做。

最小动力问题分三步解决:

(1)在杠杆上找到距离支点最远的点(此点为动力作用点)

(2)连接此两点(即最长动力臂)

(3)过动力作用点做此力臂的垂线

22.易错点四:动力方向搞错。(注意如果阻力使杠杆顺时针转,则动力使杠杆逆时针转)

23.简单机械最省力时(此时机械效率最低):

滑轮组的n最大,杠杆的动力臂最长,斜面的坡度最缓。

二、“电学”易错点:

24. 被短路的元件不工作、无示数、不会被烧坏;被短路之外的元件才会被烧坏。

25.电路发生断路时,谁与火线相连谁就变成火线,直到断开的地方为止。零线同理。

26.电路中火灾原因:

(1)短路:Q=I2Rt(I大)

(2)接触不良:Q=I2Rt(R大)

(3)过载:Q=Pt(P大)

27.过载:烧坏保险丝较慢。

短路:烧坏保险丝很快——瞬间。

28.“接触不良”可看做“断路”。

29.电压表无示数:(注意前面说过“方框法”)

(1)电压表方框以外发生断路

(2)电压表方框以内发生短路

电流表无示数:(1)电流表以外发生断路(2)电流表被短路

30.灯丝烧断后重新搭接起来: 灯丝长度变短,整个灯丝电阻变小; 搭接处由于是点接触,横截面积变小,故搭接处的电阻变大。 考虑到主要因素为长度变化引起的电阻变化,故整体而言灯丝电阻变小。

31.遇到“档位”想到p=u~2/R

32.看到“额定”想到“正常工作”,并且三个额定同时达到。

33.看到“接入原电路”“接到原来电源上”代表“U=U源不变”。

34.串联电路动态分析问题三步处理法。

35.串联:w=I2rt 并联:w=u2t/R

36.并联电路的动态分析: 其中一个支路I、U、R都不变;另一个支路U不变,I、R都变。变化的不会影响不变的。“以一条支路的不变应另外一条支路的万变”。

串联电路的动态分析:先判串并,再求电流,最后先求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再求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37.滑动变阻器选择方法:

(1)安全性:即电流和电压均不可超过量程,否则会烧坏元件。

(2)看电压分配是否合理:要保证被测元件能获得题意所要求的电压。

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问题:

(1)当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小,电流变大,会最先烧坏电路上的哪个用电器和仪表,则此时的电流就对应最小电阻。

(2)当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大,电流变小,不需要再考虑电流烧坏用电器和仪表,但是消耗的电压会增大,会烧坏消耗电压大的电压表。此时的电压对应最大电阻。

38.一般日光灯功率20W、30W、40W

39.用电高峰时(如晚上、寒冷的冬天、炎热的夏天)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低于平时的电压。

40.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41.并联电路的电阻总是接近于最小的阻值。

42.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要保证U不变,则电阻与滑动变阻器应该同增同减。符合串联分压公式。

三、“电磁学”易错点:

43.三个方向关系,只改变二者之一,第三者改变;同时改变二者,第三者不变。

发电机:画图——磁感线的方向(磁场的方向)、电流的方向、导体运动方向

电动机:画图——磁感线的方向(磁场的方向)、电流的方向、导体受力方向

44.我们唱歌拿的不是麦克风而是“发电机”,唱出的不是歌而是“电流”。扬声器是电动机。

45.电动机的原理内容叙述最长,和奥斯特、法拉第都没关系。

46.磁体上S极指南(地理南极,即地磁北极,平常说的是地理的两极)N极指北。(此类题有些同学极易把方向搞错)

47.电磁波的产生: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产生电磁波。

四、“能量”易错点:

48.(在质量不变的前提下)

看到“匀速”则速度不变,即动能不变。

看到“加速”“减速”,即速度变化,动能也相应变化。

49.(在质量不变的前提下)

看到“上升”“下降”即高度变化,重力势能也相应变化。

故此:深刻理解关键词包含的能量变化——“加速上升”“减速下降”

火箭上升的过程是加速上升,速度与高度都在增加,故动能与重力势能都增大,机械能也相应增大,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流星下落过程是加速下降,摩擦生热!故一部分机械能转化成了热能。机械能减小!

50.核能:一次能源,不可再生能源,新能源。

电能:二次能源

51.当前人们利用的主要是可控核裂变(核反应堆)。太阳内部不断发生着核聚变(不可控)

核裂变:原子弹、核电站。

核聚变:氢弹 、太阳

52.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不可逆性。

53.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不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54.机械能=动能+势能

55.看到“光滑”“不计阻力”,“不计摩擦”——即机械能守恒!

56.看到粗糙,就想到摩擦生热,则机械能减少,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57.看到“洒水车洒水”即质量减少,动能也减小。

五、“光学”易错点:

58.像的大小和亮暗取决于物体的大小和亮暗。物变大则像变大,物越亮(暗)则像越亮(暗)。所以,要使像变亮就应该把物体照亮

59.凸透镜遮住一部分后仍然可以成完整的像,但是变暗。

60.小孔成像!大孔成影!

61.C=λf

62.U+V≥4f

63.物体与像,谁在二倍焦距之外谁运动得快。

即u>2f时,物速>像速;f<u<2f时,物速<像速;

64.光的色散实质是光的折射,共发生二次折射,色散发生在第一次折射处。

65.望远镜:先小后大,先实后虚。其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显微镜:二次放大,先实后虚。其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66.发散与会聚的真正含义:光束通过透镜后比原来更发散或者会聚。

67.生活中的相机调焦,其中的“焦”不是“焦距”,焦距是定值,没法调,是指调“像距” 镜头到胶卷的距离,即像距。所有类似题都是符合“物远像近像变大、物近像远像变小”

68.照相机、摄像机、摄像头,都可以把任意大的物体成像在小小的胶卷上,即成缩小的实像。物体应该在二倍焦距之外。

投影仪是把小的物体成像在大屏幕上,成放大的实像,物体应该在一二倍焦距之间。

69.因为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故物像位置可以互换,此时成像的大小也变化。

70.物距为无穷远时,像距等于焦距; 物距等于焦距时,像距为无穷大。

71.光线要注意加箭头,要注意实线与虚线的区别:

(实像,光线是实线; )(法线、虚像、光线的延长线是虚线。 )

72.发生折射时一定有反射同时发生。

73.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74.平面镜成像:虚像要画成虚线。物像等大,人远离镜,像大小不变,只是视角变小,感觉像变小,实际不变。

75.透明体的颜色由透过的色光决定,和物体顔色相同的光可以透过,不同的色光则被吸收。

即:物体是什么颜色则不吸收什么颜色的光。(或者说物体是什么颜色就讨厌什么颜色)

76.光纤是传输光的介质。内部发生光的反射。

77.(当密度小的物体在上,密度大的物体在下时)从任何一种介质去看另一种介质中的物体,看到的总是物体的虚像,并且此虚像比实际物体的位置要高。

78.找物点:两条入射光线相交于物点。

找像点:两条反射(折射)光线的延长线相交于像点。

(入射光线都经过物点,反射(折射)光线的延长线都经过像点。)

六、“热学”易错点:

79.温度计的测温物质选择问题:

(被测物质的温度不能低于温度计内液体的凝固点,也不能高于其沸点。)

测温物质凝固点应低于被测物质温度凝固点,否则测温物质会凝固。

测温物质沸点应高于被测物质温度沸点,否则测温物质会沸腾。

80.水加盐降低凝固点(海水比淡水更难结冰)

冰加盐降低熔点(雪上撒盐使雪更易熔化)

81.有如下字眼如:“初温”“末温”和“温度变化”的用比热容公式。

有如下字眼如:“燃烧”的用热值公式。

82.温度、热量、内能: 三者中,温度升高,则内能一定增加,其余变化情况都不一定。

83.搞不清或看错t与t的变化量。

84.浮冰熔化问题:

淡水中:F浮=G冰=G排水=G熔水 (冰熔化后水面高度不变)

盐水中:F浮=G冰=G排盐水=G熔水 v水>v海水 (冰熔化后水面高度上升)(海平面上升)

85.为何用水取暖?

水的比热容较大,与其他物质相比,在质量相同,降低的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水放出的热量多,故用水来取暖。

为何用水来散热,冷却?

水的比热容较大,在其他物质相比,在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水吸收的热量多,故 用水来散热。

86.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为室温25摄氏度。

87.汽油机中:一个工作循环是四个冲程,一个冲程转半圈,转两圈做功一次。

88.冰箱冷冻室在上方,汽化吸热。冷凝器中液化放热。

89.Q吸=Cm(t-t0)

Q吸: 加热时间(钟表)

C: 吸热能力

m: 两物质质量相同(天平)

(t-t0):温度变化量(温度计)

七、“综合”易错点:

90.(比值定义法)左右不存在正反比关系: ρ=m/v(密度)、q=Q/m(热值)、C(比热容)、R=U/I(电阻)

91.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

探究规律时: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求定值时: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如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测量长度)

92.画图时注意:

力学图:力的作用点易画错对象。“对”谁,受力物体就是谁。

电磁图:易看漏问题的个数。

93.在m-v图像、s-t图像、U-I图像中,

谁靠近m、S、U轴,谁的ρ、v、R大;

谁向m、S、U轴弯曲。谁的ρ、v、R在变大。

94.半导体:锗和硅。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磁性物质:铁、钴、镍

95.公式选择方法:一定含有“已知量”“要求量”“不变量(电阻并联则U同,串联则I同)”“不同量”

96.1兆=1百万

97.压强:p小写 功率:P大写

98.初中只有刻度尺测量长度需要估读,其他不用。

99.设计表格和选择器材的诀窍: (1)看单位;(2)写出公式!(公式中有几个物理量就会有几个器材和几列)

物理学习有方法有技巧,更多的是要努力、勤奋和认真的态度。更多技巧方法在前面已经发布很多。更多物理知识也会在以后陆续发布。

本文为作者原创!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微信xuanfeng666666)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公众号:wulixuanfeng

QQ公众号:xuanfeng666666

4.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及公式总结

1、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在串联、并联电路的中的规律:(☆☆☆☆☆)

电流: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I=I1=I2

◆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

并联电路分流,该支路电流的分配与各支路电阻成反比。 

即:

 I1R1=I2R2

电压: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电源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U=U1+U2串联电路分压,各用电器分得的电压与自身电阻成正比。 

即: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和电源电压相等。U=U1=U2

电阻: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总电阻要比任何一个串联分电阻阻值都要大。(总电阻越串越大)R=R1+R2

◆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分电阻的倒数和。总电阻要比任何一个并联分电阻阻值都要小。(总电阻越并越小)R=R1R2/R1+R2(上乘下加)或: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的电阻倒数之和。 
 

◆因此几个电阻连接起来使用,要使总电阻变小就并联;要使总电阻变大就串联。

◆如果n 个阻值都为 R0 的电阻串联则总电阻R=nR0

◆如果n个阻值都为 R0 的电阻并联则总电阻 R=R0/n

电功:◆串联电路:总电功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之和。即:W总=W1+W2+…Wn

电流通过各个用电器所做的电功跟各用电器的电阻成正比,即:

◆并联电路:总电功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之和。即:W总=W1+W2+…Wn

电流通过各支路在相同时间内所做的电功跟该支路的电阻成反比。即:

电功率:◆串联电路:总电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实际电功率之和。即:P总=P1+P2+…Pn

各个用电器的实际电功率与各用电器的电阻成正比

◆并联电路:总电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即:P总=P1+P2+…Pn各支路用电器的实际电功率与各个支路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

◆电流(A): I=U/R(电流随着电压,电阻变)

◆电压(V): U=IR(电压不随电流变。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

◆电阻(Ω):R=U/I(对于此公式不能说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电阻与电流、电压没有关系。只与本身材料,横截面积,长度,温度有关)

◆电能(J):W=UIt , W=Pt(此二式是普适公式)

W=I2Rt, W=U2t/R (适用于纯电阻电路中)

KW.h也是电能的单位俗称度。1KW.h=3.6×106 J

◆电热(J):Q=I2Rt(普适公式)在纯电阻电路中(消耗电能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的电路),Q=W。所以在纯电阻电路中算电热可通过算电能来实现。注意:接有电动机的电路不是纯电阻电路,在这样的电路中计算只能用普适公式。

◆电功率(W):P=UI, P=W/t(此二式是普适公式)

P=I2R, P=U2/R(适用于纯电阻电路中)

记住!!!!!非纯电阻只能用:W=UIt , W=Pt Q=I2Rt P=UI, P=W/t 欧姆定律不成立

3、根据灯泡额定电压(U额)和额定功率(P额)能进行的计算:(☆☆☆☆)

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额=P额/U额

灯的电阻:R=U额2/P额

如果已知灯两端的实际电压是U实,则灯的实际功率是:

P实=U实2/R , 如果U实/U额=a/b 那么P实=(a/b)2P额

串联电路的电阻有分压的作用且分压的大小与电阻的阻值成正比。U1/U2=R1/R2

电能,电功率,电热在串联电路中的分配也是一样的。

并联电路的电阻有分流的作用且分流的大小与电阻的阻值成反比。I1/I2=R2/R1

电能,电功率,电热在并联电路中的分配也是一样的。

4、生活中的用电:(☆☆☆)

家庭电路的连接:入户线首先要接的是电能表,然后是总开关再是保险,这三者顺序不能错。控制电灯的开关应和电灯串联,且开关要接在火线上,接螺旋套灯座时,应将螺旋套接在零线上。三孔插座要按“左零右火上接地”的接法去接。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间,插座间,用电器和插座间都是并联的。

保险丝要接在火线上。不可用过粗的保险丝,也不可用铁丝铜丝代替保险丝。保险丝的特点是:电阻大,熔点低。家庭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其金属外壳一定要接地,这样当三脚插头插在三孔插座里时,把用电部分接入电路的同时,也把金属外壳与大地相连,防触电。

区别零火线要用试电笔。使用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体,但切不可接触笔前端金属体。火线可使试电笔的氖管发光,这时有电流流过人体,但电流太小对人体无害。

5、安全用电知识:(☆☆☆)

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动力电压是380V 。

只有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了火线且有电流流过人体,人才会触电。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触电急救:首先切断电源或用一根绝缘棒将电线挑开,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发生电火灾时,务必在切断电源后,才能泼水抢救。

如果家庭电路出现了烧保险的现象,就表明了家庭电路的总电流过大了。其原因有二:一是短路;二是家庭电路的总功率过大了。

6、电能知识要点:(☆☆☆)

消耗电能的多少可以用电能表来测量。它是以KW.h为单位的。表盘上:“220V”表示该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10(20)A”表示这个电能表的标定电流是10A,额定最大电流是20A。“50 Hz”是说这个电能表应该在50赫的交流电路中使用。3000r/KW.h是指接在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就转3000r。读电能表的示数时,我们要注意最后一个数字,它是小数点后的数字。一段时间消耗的电能等于这段时间结束时读数-这段时间开始时读数。

根据“3000r/KW.h”字样能进行的计算:

如果告诉我们转数为n那我们可以计算消耗的电能:W=1 KW.h/3000r(1转消耗的电能)乘以n

如果再告诉我们时间为t我们可以计算这段时间的电功率:P=W/t(要注意单位是否配套:此时W取KW.h为单位;t取h为单位计算较方便)

7、电功率知识要点:(☆☆☆☆)

电功率是描述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根据W=Pt我们可以知道不能说电功率大,消耗的电能就多,还与时间有关系)

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额定电压下的电功率

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是有关系的。不同的实际电压对应着不同的实际功率。但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是唯一的,不变的。

如果告诉你此时用电器正在正常工作,那我们可以知道:此时用电器的实际电压就等于其额定电压,其实际功率就等于其额定功率。

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电功率。实际电功率越大,灯泡就越亮。

生活中的用电器,电功率达到1000W的有:电炉,电热水器,微波炉,空调。

在做测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时,在测额定功率时,一定要让电压表测小灯的电压且示数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让电流表测小灯泡的电流且示数为其额定电流 ,这样用公式P=UI计算出的才是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

实验时,如果出现灯不亮,电流表没示数,电压表有示数且较大的现象,则电路故障一定是和电压表并联的小灯断路了。

测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灯泡的实际功率与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有关。不同的实际电压对应着不同的实际电功率。因此在此实验中,电功率不能求平均值。

在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由于电阻与电压,电流无关,是个定值,所以灯的电阻最后可通过求平均值来确定。在此实验中每次算的电阻值可能会不一样,导致电阻改变的是灯丝的温度,不是电流,电压。而此实验可得到的结论也就是:电阻与温度有关。

8、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使用注意事项:(☆☆☆☆)

电压表:测谁的电压就和谁并联

电流要正接线进,负接线出

选对量程

电流表:测谁的电流就和谁串联

电流要正接线进,负接线出选对量程

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

1、看所选的量程

2、依所选量程确定分度值

3、数小格。

滑动变阻器:要一上一下接线

调谁的电流就和谁串联

闭合开关前要把滑片滑至阻值最大处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调流、调压; 保护电路。注意:它不能改变定值电阻的阻值。

滑动变阻器的原理:移动滑片,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大小,进而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9、电与磁的复习要点:(☆☆☆)

一、 磁现象:磁体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体的两端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因此每一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悬吊的小磁针自由静止时,指南的一端叫南极;指北的一端叫北极。因此说磁体有指南北的性质。(南极指南,北极指北)磁体还有吸铁的性质:吸引铁、钴、镍等物质。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磁悬浮列车就是利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实现悬浮的。

二、磁场:

磁体的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实现的。磁场的基本性质就是对放在它里面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

磁场的方向:磁场中,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磁感线:

1、磁场是真实存在的,但磁感线是假想的,因此磁感线要用虚线画

2、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N极出来回到S极

3、磁感线上任何一点的箭头方向都和该点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一致与该点磁场方向也一致

4、磁感线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曲的,但都是闭合的,既不会相交也不会中断,是立体分布的

5、磁感线的疏密表示了磁场的强弱。

地磁场:地磁两极与地理两极相反但不重合,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注意:地球的外部磁感线是从地磁北极出来回到地磁南极的。

三、电生磁:

奥斯特实验证明了通电导线(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

电流磁效应的应用(奥斯特实验的应用):电磁铁以及以电磁铁为主要结构的元件或器械。如:电磁继电器、扬声器、听筒(相当于扬声器)、电磁起重机等。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一样。但通电螺线管的磁极与电流的方向有关,当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改变时,螺线管的N、S极对调。

螺线管的磁极可以通过小磁针静止时的N、S极指向来确定,也可以通过安培定则来确定。(用右手 四指弯向和电流方向一样)

四、电磁铁:插有铁芯的螺线管。

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和通电螺线管中插有铁芯后磁性增强的原理工作。

电磁铁的优点:

1、通电有磁性,断电无磁性

2、磁性强弱可以控制

3、N、S可通过改变电流方向来控制。

电磁铁磁性强弱与那些因素有关:跟电流大小,有无铁芯,和线圈匝数有关。电流越大磁性越强;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有铁芯比没铁芯磁性强。

五、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

继电器: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间接的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的装置。

电磁继电器: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开关。其主要结构有:电磁铁、衔铁、簧片、触点。其工作电路由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两部分组成。

电磁继电器工作原理:当低压控制电路接通时,电磁铁具有磁性,吸引衔铁,使动触点和静触点接触,高压工作电路接通。当低压控制电路断开时,电磁铁失去磁性,簧片将衔铁拉回,切断高压工作电路。

(在叙述电磁继电器工作过程时首先要说低压电路的工作与否,然后一定要说清电磁铁有无磁性,对衔铁的作用,引起高压电路的工作与否。)

扬声器:扬声器通交流电时才会发声。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使纸盆振动发声。

六、电动机: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此实验的显著器材是电源(要给导线通电)。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且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磁感线方向有关。电流方向与磁感线方向二者变其一则力的方向变,二者皆变则力的方向不变。

电动机:依据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原理制成。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电动机换向器的作用:在线圈转过平衡位置时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使线圈继续转动下去。(否则线圈将会转回平衡位置)

七、磁生电:

法拉第在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电磁感应实验最显著的器材是:电流表(用来检测是否有电流产生)。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导体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

2、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斜切也行)

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变其一感应电流方向变,二者皆变感应电流方向不变。

发电机:

1、原理:电磁感应现象

2、能量转化: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交流电:大小、方向随时间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电流。我国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

10、信息的传递复习要点(☆☆☆)

一、电话:

由听筒(听筒中有电磁铁)和话筒组成。自己的话筒与对方的听筒是串联的。电话是靠电流传递信息的。需要电话交换机转接。

二、电磁波的海洋

电磁波的产生: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就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关闭冰箱或电视时,收音机会“咔咔”响,就是电路通断时发出的电磁波被收音机接受而形成的。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3.0x108m/s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电磁波的波长,波速与频率的关系是:波速=波长x频率。注意单位:波长:m 波速:m/s 频率:Hz

不同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是一样的即波速是个定值,因此电磁波频率越大,波长越短。

用于广播,电视,移动电话的电磁波叫无线电波。

各种光也是电磁波。

微波炉是靠微波(电磁波)工作的。炉门有金属网是因为金属能反射微波,可防止过量的微波泄漏。(过量电磁波辐射对人体有害)

电磁波的应用领域有:微波炉、医学上的X射线透视、紫外线消毒、无线电通信、雷达飞机的电磁波导航等。频率相同的电磁波会相互干扰,因此有些地方禁用手机。

三、广播,电视,移动通信

移动电话是靠电磁波来实现信息传递的。要靠基地台转接。

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通信的四种方式: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

卫星通信:实现全球通信,只需在地球的周围均匀分布3颗同步卫星。

光纤通信:利用激光在一条特殊的管道里经多次反射进行传播的通信方式。

光纤通信特点:容量大,不受电磁波干扰,通信质量好,保密性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品牌家电维修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3x1.com/weixiu/kongtiao/569020.html

作者: baixiuhui1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079759494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96457109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