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圆形的电视机你见过吗?现在为什么是正方形的?真相没那么简单
当某事已成为既定概念时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这样
比如为什么电视广场
不圆?
很多人会说,
三角就OK,只要你看着舒服!
圆将到处滚动
如果电视是圆形的
为什么不是正方形?
虽然这些话听起来无可辩驳
但是,你想想把我们通常使用的
电视、手机、电脑……抽象成几何图形后
你会找到
都是方的!
但其实最早的电视确实是圆的
1958年中国第一台电视机
北京820 43cm(17寸)电子管黑白电视机
1970年,中国第一台彩电诞生,屏幕两边还是半圆
后来,在无意识的进化中
电视屏幕基本上是方形的
但是那个时候电视很大
特别厚
为什么电视最后变成方形了?
一个人两只眼睛的重叠视野
基本框架设置在矩形范围内
方形屏幕更适合人类视觉
电视机前
人们看到的书
电影是方形的东西
我们周围的屏幕基本上都是方形的
这更符合我们的视觉习惯
那么为什么我们看到的电影画面是方形的呢?
其实因为正方形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胶片
在液晶屏出现之前
电视机使用阴极射线管 (CRT) 成像
阴极射线管一般使用电磁场
产生高速、聚焦的电子束
偏转到屏幕上的不同位置
荧光材料轰击屏幕表面
生成可见图形
电子束由垂直和水平磁场/电场控制
所以对于输入信号
明明是最简单的长方形图片
易于控制
如果是圆的
这意味着要么每行的扫描长度不同
会浪费一些扫描时间
所以对于显示器
广场会更方便
更多家电干货知识
尽在【厦门国美】
欢迎在评论下方
留言,转发、收藏~
2.绝对冷知识|关于电视机屏幕的形状,为啥不是圆形?
一个有趣的问题是电视机屏幕为什么要做成方的,不能是圆形的呢?
早期的电视机还真有出现过圆形的屏幕。
看,下面图片中的这几台电视机就是
AutomaticTVP-4901939年产
Raytheon-M1106TV1948年产
可是,后来为什么不采用圆形了?
于是本着探究的精神上网查询了一下,下面的这个分析似乎蛮有道理。一起看看吧!
要指出的是,在液晶显示器大行其道之前,显示器用的都是阴极射线管(CathodeRayTube),从雷达屏幕到示波器到电视机都是如此,基本原理中学物理课上应该就有提到——电子束轰击涂有荧光材料的内表面让其发光,电子束是由垂直和水平两个磁场/电场控制的。
所以对于输入信号来说,显然是矩形画面最简单,控制起来比较方便;如果是圆形,意味着要么每行扫描长度不等,要么仍然等长扫描但会浪费一部分扫描时间。因此对于显示来说,矩形的屏幕比较方便。对于模拟时代的信号是如何传输的问题也是如此,应该有个时间信号作为标准提示电子枪开始扫描下一行,如果画面本身是圆形的,信号本身的传输也会略为复杂。
那么问题来了,圆形电视时代显示的画面是方的还是圆的呢?
看来是方的!不过这些图片中所用的图像信号很有可能是现代的,所以必然只能是方的。其实,只要把两个电平都调高一点,就会得到充满显像管的圆形画面。
那么问题就在于,以前的电视图像是圆的还是方的?
既然比电视更早的电影图像(胶卷)是采用的矩形的(一个显然的原因是方形胶卷省材料),电视信号估计也是方的吧。所以,圆形除了制作方便可能也没别的优势了吧。
这里顺便提一句,示波器里基本都用电压作为偏转电子束的方式。一个很显然的原因是这样电压大小和电子位移是线性关系,所以便于直接测量信号。不过缺陷就是电压毕竟只能提供一个方向的加速度,不会影响电子原速度方向上的分量,所以偏转效率不高,显像管必须得做的足够长。比例大概是这个样子(看下图)。
这样看来,你要是想要个足够大的显示器,你的房间也必须足够大才行。要强调的是,使用磁场偏转就好的多,比较电子在磁场力总是受到垂直其运动方向的力,直接做圆周运动都有可能,所以偏转角度可以非常大,显像管的长度就可以短很多了。
以早期的彩电为例,图中3是聚焦线圈,4就是偏转线圈(感谢技术支持:DickFeynman)。
当然啦,也有人认为像胶片、书本、显示屏这些东东做成方形的,主要原因是直边方便切割,还有省材料,做成圆形会浪费很多边角料吧!
最后自然要附上显示屏正确清洁方法:
1、准备好一块专用擦拭布及电视专用清洁液;
2、关闭电视节电源;
3、最好在自然光线较好的场所进行清洁;
4、用柔软的清洁布先将液晶屏表面灰尘弹去;
5、清洁掉表面灰尘后,在准备好的柔软无绒毛擦拭布上喷上电视专用清洁液后轻轻擦拭显示屏,注意不要用力的挤压显示屏。注意最好不要将液体直接喷射到屏面,以免液体渗透进保护膜。
6、当显示屏上有顽渍时,则向同一个方向多擦拭几次,不可来回反复擦拭,力度不能过大。
7、最后在通风处让液晶屏自然风干即可。
3.最初的电视机屏幕其实是圆的!后来它怎么就方了呢?
需要符合人体视觉习惯
需要考虑到电视输入信号
在液晶屏幕出现之前,电视机主要是用阴极摄像管(CRT)来成像的。阴极射线管一般是利用电磁场产生高速、经过聚焦的电子束,偏转到屏幕的不同位置轰击屏幕表面的荧光材料,而产生可见图形。其中,电子束是由垂直和水平两个磁场/电场控制的,所以对于输入信号来说,显然是矩形画面最简单,控制起来也比较方便。如果是圆形的,则意味着每行扫描长度不等,会浪费一部分扫描时间和资源。故而对于显示来说,方形屏幕更为适合。此外,现代大范围普及的数字信号,也都是按照固定的矩形比例来传播。
需要节约成本
显示工厂在生产屏幕的时候,方形屏幕的利用率最高(如一块大屏幕会被分割成许多小屏幕)。如果是圆形屏幕的话,不仅加工难度大大增加,而且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4.早期电视屏幕真是圆形的 是什么原因 让矩形画面代替了它
从小到大我们见到的所有电视机屏幕都是方形的,那为什么不能做成圆形呢?其实早期电视的屏幕真的是圆形的,我找了几张图,大家随便看看。
但后来为什么矩形屏幕代替了圆形屏幕呢?我们在上网查询了一下,下面的这个分析似乎蛮有道理。“在液晶显示器大行其道之前,显示器用的都是阴极射线管(CathodeRayTube),从雷达屏幕到示波器到电视机都是如此,基本原理中学物理课上应该就有提到——电子束轰击涂有荧光材料的内表面让其发光,电子束是由垂直和水平两个磁场/电场控制的。”
所以对于输入信号来说,显然是矩形画面最简单,控制起来比较方便;如果是圆形,意味着要么每行扫描长度不等,要么仍然等长扫描但会浪费一部分扫描时间。因此对于显示来说,矩形的屏幕比较方便。对于模拟时代的信号是如何传输的问题也是如此,应该有个时间信号作为标准提示电子枪开始扫描下一行,如果画面本身是圆形的,信号本身的传输也会略为复杂。
那么问题来了,圆形电视时代显示的画面是方的还是圆的呢?
图片中所用的图像信号很有可能是现代的,所以必然只能是方的。其实,只要把两个电平都调高一点,就会得到充满显像管的圆形画面。
我们把这个操作简单的理解为拉伸画面,会损失画面质量和完成完整的画面。
那么问题就在于,以前的电视图像是圆的还是方的?既然比电视更早的电影图像(胶卷)是采用的矩形的(一个显然的原因是方形胶卷省材料),电视信号估计也是方的吧。所以,圆形除了制作方便可能也没别的优势了吧。这里顺便提一句,示波器里基本都用电压作为偏转电子束的方式。一个很显然的原因是这样电压大小和电子位移是线性关系,所以便于直接测量信号。不过缺陷就是电压毕竟只能提供一个方向的加速度,不会影响电子原速度方向上的分量,所以偏转效率不高,显像管必须得做的足够长。比例大概是这个样子(看下图)。
这样看来,你要是想要个足够大的显示器,你的房间也必须足够大才行。要强调的是,使用磁场偏转就好的多,比较电子在磁场力总是受到垂直其运动方向的力,直接做圆周运动都有可能,所以偏转角度可以非常大,显像管的长度就可以短很多了。
还有一张说法,就是节约材料说,有人认为像胶片、书本、显示屏这些东东做成矩形的,主要原因是直边方便切割,还有省材料,做成圆形会浪费很多边角料吧!